杭州复杂而全面的路况条件让我们充分的体会到比亚迪G6的底盘功底,城区路面不平整的修补以及高速上的起伏非常明显的软基路段,倒是让我们对G6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G6的驾驶感受显得很厚重,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在不平整路面上它对细微震动的吸收效果不错,且避震的调校并不松软,相反能突显出几分中级车才有的质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G6的方向偏沉,指向准确但路感相对模糊一些,乘坐感受会比驾驶它给人更多好感。
G6前双横臂、后多连杆的悬挂形式比较花费成本,但从取得的效果来看确实物有所值,在高速上,G6遭到不少软基起伏路的考验,避震器中后段表现出不错韧性,不仅确保了车轮与地面较高的贴合度,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舒适度,给人更多的驾控信心。
1.5TI发动机从数据上看非常抢眼,113千瓦的最大功率和240牛•米的最大扭矩,甚至强于大众的单增压1.4TSI。实际动力如何是我们在试驾前最为期待的一点。由于涡轮增压器是在1750转时爆发最大扭矩,在城区驾驶时的实际感受是:2000转以后,涡轮介入的感觉十分明显,轮上动力表现非常强劲,虽然存在平台式扭矩输出特点,但发力时的过渡感并不强烈,看似不小的增压值带来的迟滞感也并不明显。
可是离合器几乎处于最底端的啮合设定,让低速起步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上手,如果是刚刚驾驶这款车,或许会在一开始频繁的出现起步熄火的尴尬,这一点希望厂家在后续生产的车型中稍作改进。
与这台1.5T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为6前速手动箱,各齿比的设定比较均匀合理,挡位清晰,入挡有吸入感,球形挡把的握感也很好,在试驾过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这套动力总成的工作效能还不错,在城区驾驶大约能维持在10升/10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以120公里/小时速度匀速驾驶油耗在7个以内。只要能避免急加速,这款发动机确实不算耗油。最高挡6挡的齿比与5挡相差不大,并非完全处于省油目的而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体现高速性能。
结语:比亚迪号称花费五年时间精心打造的G6,的确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肯定,特别是动力总成的成功升级,使比亚迪展现出不俗的技术实力,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如果说之前比亚迪车大卖有运气成分(赶上了好市场),那G6一定是在凭真才实学在争取销量,相信随着TID技术的普及,比亚迪能够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V23S版这车很快就会上市。亮点1后视镜面积加大,脚踏加厚,马力由211匹升级到455匹,可以PK小米YU7了,并且这个车车重只有1.96吨,这样的一个推重比,妥妥的性能钢炮了。但好像全系都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了。
万万没想到,特斯拉Model X车主,被马斯克整“破防”了!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特斯拉Model Y L车型的申报信息,因为其尾标里有3个Y,所以很多人把它看作是Model Y的加长版。
那理想i8已于7月29日正式上市,新车共计推出了Pro、Max以及Ultra三款车型,市场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以及36.98万元,老用户复购还将额外提供1万元的现金补贴,而Max以及Ultra两款车型,首销期内还将提供价值3万元的VLA司机大模型终身免费使用权,那这个司机大模型,我也会在后期慢慢道来,这个价格你们觉得贵吗?
中国人的秉性是喜欢中正和谐的,但是即便是在2025年的豪华汽车市场里,消费者依旧对“豪华价值”难以找到一个中正和谐的答案。
一体向上隆起的蚌式机盖,左右两侧的小黑块不是装饰,这加玻璃水,这预留了线槽,装Go Pro,架个射灯,看你心情,只要你愿意动动小手。车头必须是圆圆的大灯!中网三种风格可选,官方帮你做“医美”。球叔出生在90年代,这些都是我小时候那种经典越野车的味道,硬派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