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连法国人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他们无法为法国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善变、幻想、高傲……把所有不切实际的东西放到一起大概就是他们自己,把所有的所有放到一辆标致上大概就是RCZ。
谢天谢地!标致在中国市场终于有了一款好看又好玩的产品。RCZ比以往的标致车型更加注重驾驶乐趣。由于减轻了体重,更换了文明社会才有的自动变速箱,它不仅更快,同时也更加敏捷。当然,作为一辆Coupe车型,它牺牲掉了一部分实用性,但考虑到标致在外观设计上的优势,失去的那些东西实在又算不上什么。
我从来没有去过法国,但通过其他人的亲历却对法航印象深刻。当然,在我的那个小得可怜的社交圈子里还曾经有过几个法国人,他们总显得彬彬有礼。既然乐于被称作高卢雄鸡,自然也有雄鸡的风骨,至少从表象上来说确实如此,他们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我。过去,我同样也不切实际地幻想过拥有一辆法国车,比如雷诺Clio RS、标致505、标致205GTI,甚至是梅甘娜R26.R——哪怕有机会开一次也好,但我就是知道没有这种可能。至少……
我之前得到的那些有限的信息,似乎也都在说明RCZ将会成为性能最好的标致品牌在中国的市售车款。如果谈论性能,法国车并不缺少足够丰富的话题,从泥沙飞扬的拉力赛到艰苦漫长的耐力赛,你总能找到几个很容易说明问题的例子。RCZ是为了纪念早年间的205GTI么?也许很多人就是这么理解的,他们不仅仅念旧,并且对过往的经典念念不忘。但全新的命名方式又推翻了这样的注解,它是标致量产车中一个全新的产品序列,尽管它的概念车版本采用了308系列车型的命名方式。但无论它到底叫什么,明眼人还是能看出它与308车系的干系。
外观与内饰:
对于一辆2+2座椅布局的Coupe车型来说,没有什么比车身比例更重要了。你当然会说它有些像308CC,至少我不会否定这一点。我猜那些复杂的线条之所以出现在RCZ上,大概就是要把你弄晕。从车头部分看过去,这辆标致拥有舒展、优雅的弧线。它似乎是设计师随手勾勒出的一张草图,然后再以标致惯有的设计手法加以修饰。除了那张标志性的大嘴之外,车头的隆起也足以让你过目不忘。侧面线条虽然足够丰富,但就比例而言,RCZ的确存在一些争议。比如说:它的前、后悬过长,让人想到短小的楔子;A柱的位置可以再向后移动一点,这样会让人更多地想到优雅而不是轻挑;减少车尾的长度,这样会让RCZ的车身更具速度感。
这种声音显然来自那些更加钟爱英国车或者德国车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Coupe车型的车身比例有着更加趋同的传统界限,对设计师而言,他们必须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盒子里,不可以越过雷池一步。不过所有见到RCZ的人,最后都会把目光停留在它那独具特色的车顶,这个被称作“double-bubble”的设计就像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气泡,丰盈、柔媚不禁让人想入非非。如果我告诉你这个灵感来自Zagato,是否更容易理解呢?
拉开车门,你能看到的是法国人对于豪华的理解,无论整体风格还是细节设计,都是典型的标致家族传统。虽然按钮数量众多,但RCZ并不会像一款雪铁龙那样让你手忙脚乱,强迫症一般的中央集控式方向盘不属于这里,各种功能按键以更加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排列在中控台上。
整个仪表台以带有双缝线的合成材料包裹,你会马上想到某些奢侈的法国皮具品牌,不过触感和纹理显然会告诉你它们之间的区别。相比外形设计的大胆,它的仪表设计显得比德国人还要刻板,没有太多附加的功能。我怀疑“质朴”这样的字眼是否适合用来形容RCZ,但至少在这个细节上,对这辆标致而言的确非常贴切。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