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朗提供3种动力系统,它们的功率、对应价格都不相同。但任何一种动力配置的轩朗都在乘坐舒适这一点上达到高度统一。我试驾的轩朗2.0L 最大功率输出104kW(141Ps)/6000rpm,峰值扭矩185Nm/4200-4400rpm,配万里扬CVT变速箱。
轩朗提供1.5T、1.8L和2.0L三种动力系统,我这次的试驾车搭载2.0L发动机,配万里扬CVT变速箱。
轩朗2.0L发动机与1.8L发动机同宗同源,得益于排气量增加,2.0L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达到104kW(141Ps)/6000rpm,峰值扭矩185Nm/4200-4400rpm。
我对轩朗的体验之旅从步出铜仁机场就开始了,最初我作为一个乘客坐在中排,司机操控轩朗2.0L起步、加速一气呵成,行驶动静远远地低于我的预期,甚至不输合资MPV,首次接触就能给我好的印象。
机场与住宿酒店的距离大约100km,这一段路既有高速也有山路。轩朗使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系统,虽然扭力梁属于非独立悬挂,但后轴两侧车轮能各司各职,使相互干扰现象只存在于理论上。
轩朗让我想睡觉,柔和的悬挂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轩朗的静音性做得很好,既能保留环境音,也不让环境音过大打扰到我。可以说作为一辆以乘客为重的MPV,轩朗在舒适性方面做了正确的事情。
一段路程之后,我从乘客变为司机,CVT变速箱在加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贯感始终如一。但作为司机,我同时还感受到变速箱在起步一刹那的顿挫感,好在它不算强烈,在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
在乘客角度讲,轩朗隔音做得好。司机的体验却不一样,发动机噪音能轻易地传进司机耳朵,急加速状态下尤其明显。不过乐观地看,这更能衬托出轩朗偏向于照顾乘客感受的设计特点。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和并线辅助系统偶尔会“跳”出来提醒我有不当操作,对于这两个系统我不陌生,但在一辆中国品牌经济型MPV身上体验它们,这种感受又是新鲜的,毕竟这种机会不多。
方向盘阻尼稍大,在车库来回倒车时稍稍要多点力,这个特点在盘山路上却不是坏事,至少我不会因为方向盘阻尼小,手感轻而产生不安定的感觉。
在下坡路段,CVT变速箱做不到传统AT或手动变速箱那样利用发动机牵引减速,而只能依靠刹车。轩朗的整备质量达到1580kg,刹车力度还算够用,刹车线性也不错。
全文总结:今年十一假期,我的出行工具应该还是5座车,它兢兢业业却也无法回避空间问题。这种情况下,一辆7座车就是我的刚需。所以如果我选择力帆轩朗,我更偏向于7座版,虽然后排空间紧凑,舒适性远不如中排,但所谓“从有到优”,轩朗无疑解决了“有”的问题,能应付不时之需,值得对7座车型有刚需的家庭考虑。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