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SUV频道 原创]
相信每一个人都对于“经典”二字有着自己的解释,不过无论如何想要成就经典都需要时间的传承。对于奔驰G这样的经典车型来说,即使是最新的W463车型也已经上台演出了20余年。我想也是时候为大家重新演绎一下那始于1979年的“一代传奇”了。
奔驰G系列历史回顾
说起全新一代奔驰G,不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奔驰G级的历史,回到39年前的1979年。由于军用市场上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台全能的硬派SUV,这也就促成了奔驰G系列的诞生。虽然奔驰G的历史相比于其他硬派SUV显得有些短暂,但是和其他硬派SUV一样,奔驰G系列同样诞生于战场的背景之下。这也为奔驰G系列定下了牢固可靠、超强越野性能的基调。
奔驰G系列和大多数硬派车型一样,起初都是因为军用市场上的需求而诞生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也为初代奔驰G(W460)奠定下了牢固可靠、超强越野性能的基调。
不过奔驰G的军用市场之路并不顺利,在丢掉军方大单后奔驰G迫切需要转向民用车市场来收回成本。所以除去继续主攻军用市场的W461车型,奔驰还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面向民用市场的W463。
由于失去军方订单,奔驰G系列走上了民用化的道路。除了W461之外奔驰还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全面面向民用市场的W463车型。W463车型虽然看上去离我们太过于久远,但是如果仔细了解一下的话,你会发现按照极为严谨的标准,W460/W461/W463以及在售的2017款奔驰G都属于奔驰G的第一代车型。所以全世界车迷对于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翘首以盼了太久,随着时间的临近我们终于在等待了40年之后,得以初探第二代奔驰G的芳容。
奔驰G系列也开始在W463车型上开枝散叶推出了各种分支。我们所熟悉的AMG系列就是在W463车型上推出的。从90年代上市时开始算起,即便是W463车型现如今也在市场上延续了20余年的香火。
如果不说,又有谁能想到2017款奔驰G500还属于奔驰G的第一代车型呢?全世界对于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翘首以盼了太久。不过好在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不过从底盘代号的角度上来看,全新一代奔驰G依旧沿用了W463的底盘代号。虽然我对此表示非常疑惑,不过既然官方已经将新款车型定义为全新一代车型,我们也大可不必在底盘代号方面过多的纠结。
何以称为全新一代?
看过了奔驰G级的生平事迹,你就会发现原来每代奔驰G在外观上的改变都不算彻底。相比于那些习惯将车辆外观完全革新的车型来说,奔驰G级就像是一棵生长缓慢的云杉。接近四十年的风霜没有改变太多的容貌,但是却让它的内在变得越发坚硬。那么本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奔驰G,又何以称为全新一代呢?
奔驰G的发展史就像是一棵生长缓慢的云杉,近四十年的风吹雨打并没有彻底改变它的容貌,但是却让它的内在变得越发坚硬,全新一代奔驰G正是如此。不过既然如此,我们又何以称之为全新一代呢?
硬派SUV车型也许外观总在变化,甚至于车辆的动力总成都全部换新,但是车辆的底盘悬挂,也就是“大梁”结构,却总是历久弥新。纵观现如今硬派SUV市场,有多少车型的大梁结构已经许久未换了。所以对于硬派SUV车型来说,车辆的底盘结构才是决定其能否称为全新一代的“必要条件”。
决定硬派SUV车型换代的关键并不是外观的变化、动力总成的换新,而是车辆钢筋铁骨般的“大梁”结构。全新一代奔驰G在车辆底盘悬挂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决定它成为了全新一代车型。
对于全新奔驰G来说,其最大的变化之处就是在于车辆底盘悬挂方面的改变。如同将奔驰G的骨骼全部拆散再重新打造一番,这就使得全新奔驰G由内而外变得不同。
全新一代奔驰G弃用了之前的前整体桥设计,转而使用了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这样的变化让全新一代奔驰G像是甩掉了枷锁一般,拥有了更快的悬挂动态响应以及更好的操控性能。
先说奔驰G的“骨骼”方面, 全新一代奔驰G弃用了之前的前整体桥设计,转而使用了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这样的变化让全新一代奔驰G像是甩掉了枷锁一般,拥有了更快的悬挂动态响应以及更好的操控性能。毕竟不是所有奔驰G的车主都会拿奔驰G去越野,所以更出色的公路表现也是大多数车主们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们把车辆的底盘悬挂比作于车辆的骨骼,全新一代奔驰G在启用前双叉臂独立悬挂之后,如同将奔驰G的骨骼全部拆散再重新打造一番。这样的举动无疑会有这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车辆的后悬挂依旧是整体桥,不过从原先的三连杆整体桥更换为五连杆整体桥。这样的变动让全新一代奔驰G的后悬挂具有最大142mm的悬挂自由行程。
再来说说全新一代奔驰G的“肌肉”部分。全新一代奔驰G成功瘦身了167kg,这些甩掉的“肥肉”全部来自于白车身上。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手笔的瘦身成功,其功劳要归功于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全新一代奔驰G在发动机盖、车门等位置全面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甚至在车辆尾门上使用了铝镁合金,在内饰部分的金属也使用铝镁合金来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我们常说“宁减1斤、不加1匹”由此可见车辆白车身上大幅瘦身给奔驰G带来了质的提升。
全新一代奔驰G成功瘦身167kg,这样的数据即便对奔驰G这样的硬派SUV来说,也是巨大的成功。并且我们注意到这167kg的重量大多数出自车辆的白车身上。这主要归功于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
相比于老款车型,全新一代奔驰G在车身高度以及最小离地间隙方面都有所提升。我们知道这两项数据的提升对于车辆的越野能力至关重要,但又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公路性能。不过全新一代奔驰G又希望在公路性能上有所建树,面对这样的“悖论”,全新一代奔驰G能否给出出色的解决方案呢?
通过白车身减重并且增加大梁重量的方式,让全新一代奔驰G的底盘悬挂部分在整车中重量的比重有所提高,尽管车辆的高度和最小离地间隙变得更高,但是车辆的重心实际上是降低了许多的。
这两项数据并不是和公路性能直接划等号的。事实上,车辆的公路性能好坏取决于车辆的重心高度。所以,全新一代奔驰G从这方面着手出发。前文中我们说过,车辆的白车身大幅度瘦身,而车辆的大梁结构却又增加了重量,所以车辆大梁的重量在车辆整备质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这也就使得车辆的重心高度降低了许多。
综上所述,虽然这一代奔驰G在外观方面变化不算彻底,但是在“骨骼”、“肌肉”全面进化的情况下,称之为全新一代车型应该并不为过了。
宝马摊牌了!要在4月23号开幕的上海车展搞一波儿大的!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确认,今年要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两年内一共20款新车。最重磅的新世代车型将从明年起陆续上市。
奥迪新品牌 AUDI 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正式定名为奥迪 E5 Sportback,并宣布将于 2025 上海车展期间迎来全球首发。
明天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就会上市,这次也是铆足了劲,打算上市即交付。趁着还有时间,我给大家再过一遍这个萤火虫。首先,这个车的颜值饱受争议,你听听大家给它起的外号就知道了,什么“六眼飞鱼”、什么“像剃须刀的灯”、“三眼煤气灶”。说实话,斌总,你别看咱俩是合过影的关系,但我该说还得说。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那个曾经红得发紫,月销量轻松破万,被车迷们捧上天的本田飞度,现在可真是今非昔比,在电动车的冲击下,彻底没了往日的风光。最近工信部最新一批次新车申报名录里,全新本田飞度现身了。
4月16日,京城德比开战,北京北汽队与北京北控队在首都体育馆上演季后赛八进四第二场激烈较量。北汽男篮北京越野品牌之夜同步举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BJ40增程车主交车仪式。车主球迷们在享受篮球激情的同时,登上京城德比赛场体验交车,与球员近距离互动,整个活动排面拉满,车主球迷尽享专属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