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导购 原创]
在汽车安全方面,广大群众总会有不少误解与困惑,比如用“铁皮厚不厚”、“车门重不重”来评判一辆车的安全性,而客观公正的汽车安全测试仿佛又离我们很遥远。于是今天我来到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并亲眼见证了2018版C-NCAP新规的首碰测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在进行碰撞测试前,我们先来科普一下基础知识。什么是C-NCAP?2018版C-NCAP评价规则又有哪些变化?
“C-NCAP”的全称是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与欧洲的E-NCAP一样,都是权威的安全评价标准。随着近年来多次改版,C-NCAP也变得更加先进、完善。
截止2018年第二批碰撞测试,C-NCAP仍在实施2015版评价规则。而即将实行的2018版新规主要包括了以下八点变化:
1.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侧面碰撞测试中,增加后排位置得分权重。
2.更改侧面碰撞壁障。
3.在鞭打测试中,提升碰撞速度,降低NIC(颈部伤害指标)权重。
4.增加后排安全带提醒加分。
5.增加侧气帘评价要求。
6.增加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
7.增加主动安全试验及评价。
8.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电安全试验及评价。
关于这八点变化,我们的同事已经做过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回顾图片进行阅读。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是长安睿骋CC,因为它不仅要成为2018版C-NCAP新规的首碰车型,还要“脱下外衣”接受严苛的“铁骨铮铮”碰撞挑战。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汽车安全试验室,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正面碰撞试验装置。隐藏在红色深槽中的钢索能够牵引被测车辆,以一定的速度撞上尽头的壁障。
首先进行的是50km/h标准正面碰撞试验,载有假人的睿骋CC直奔墙障而去。在碰撞瞬间,安全气囊发出爆裂的巨响,多方位高速摄影机与车内传感器也记录下了碰撞信息。
从碰撞后的“尸体”可以看出,睿骋CC的车头只剩下了一半长度,不仅前脸内陷,连发动机盖都被弯折了起来。由于惯性向前折断的后视镜也反映出了撞击力度之大。
但从侧面观察,睿骋CC只有车头部分大面积溃缩,从A柱往后的部分几乎还保持着原先的结构。
驾驶舱结构没有太大改变,再加上双安全气囊及时弹出,有效保障了前排“乘客”的安全。
测试人员在睿骋CC的后排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模拟车祸对椅中儿童的伤害。虽然碰撞成绩还未公布,但从现场结果来看,我对睿骋CC很有信心。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