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试驾 原创]
作为一名评测编辑,日常的工作就是试驾和测试各种新车,然后给大家中肯的评价和推荐。但在自己选车这件事上,往往和众多消费者一样,也会带有各种选择恐惧以及情怀执念。借着今天的机会,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的这台车-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选车经过:
作为一个未婚男性评测编辑,给自己选车肯定要遵循三点要素:运动基因要正统、有文化底蕴、不落俗套。因为30-40万元这个级别内的豪华中型车,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保有量极大的BBA品牌车型。但是随大流儿的选择不能出现在我身上,选择一款特立独行有个性的车是当今唯一能保留个人特点的做法了,所以阿尔法·罗密欧这个品牌就成为了我的第一选择。在文化传承方面,早在在1962年,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Giulietta的换代车型Giulia,所以从文化维度来看也是有着足够的底蕴。而且阿尔法罗密欧与法拉利品牌之间的历史渊源我想就不必再多说了,法拉利的创始人Enzo Ferrari曾直言不讳的一句:“I learn from Alfa Romeo”就足矣说明一切了。
我选择的车型是Giulia 2017款2.0T 200HP豪华版,官方指导价34.98万元。因为当时购买的时候是刚刚上市,价格上相比竞品说实话没有竞争力。下单交钱也确实有冲动消费的因素在,不过买了没后悔过,它也确实值这个价钱。
Giulia的车头采用经典的三叶式设计,历经百年而不变的传承足以说明其设计的独特魅力,车标logo与中网的爱情故事甚至要追溯到1962年。当初光看这个前脸,就把我迷的要掏银子。而且每次停好车听见有人对我车指指点点喊它:四叶草,我就觉得这钱花的真心太值了。
提起四叶草,可能有部分网友不太了解,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的高性能版本都被称为四叶草版本,相当于奔驰的AMG、宝马的M Power。1923年,乌戈·西沃其 (Ugo Sivocci) 驾驶着第一部带有四叶草标识的阿尔法•罗密欧赛车,在Targa Florio耐力赛中一举夺魁,从此以后,四叶草成为了阿尔法·罗密欧旗下车手们的幸运标识,再后来,也逐渐成为了阿尔法·罗密欧高性能车型的标志。普通版的Giulia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技术上,都很大程度承袭了四叶草版本的设计。所以只花三十多万,却能 享受人们欣赏百万级跑车的目光。
大灯造型凶悍,在阿尔法罗密欧的设计历史中并不多见。灯腔内部还拥有两颗高亮度LED弯道补光灯,相当实用。
为了不破坏整体设计,Giulia选择将车牌悬挂在保险杠右侧。其实这点真是让我高兴的不行,想想国内还有合法偏置号牌的车型好像也就只剩下10代EVO了。这就证明了一点:只有走性能范儿的车才配使用偏置号牌!
做到50:50的车身配重比才有权利提设计,短小的车尾和流畅的线条虽然你挑不出什么经验惊艳的地方,但真心耐看,而且线条越少,发生事故之后修复的难度也越低。
当初买车的时候觉得这个十造型酷似螺旋桨叶片条辐的铝合金轮圈精致有余,“战斗范”儿不足,本来想攒钱换一套四叶草版本的轮圈,不过这个枪灰色中泛着些许青色的轮圈看时间长了还挺协调,就一直没动。轮胎方面选择的是225/45 R18的倍耐力P7轮胎,同级别标准水平。
内饰设计师用了各种不规则线条组成的中控台,设计感不多。但是向驾驶员一侧倾斜,而且较高的中控台,营造的包覆感特别强,就会让驾驶员觉得是以自己为中心,这种侧重驾驭感的理念特别好。
点火开关在方向盘的左下角,每次我都自己YY开的是法拉利。而且这种非常规的设计,无论是朋友开我车还是坐我车,询问之后找到开关那时候我都特自豪,因为这不是一辆“街车”,小众有个性体现的特别好。
仪表采用了垂直式指针设计,战不战斗自己看。中间液晶屏幕显示信息还是挺丰富的,不过磨砂面板反光现象有点严重。
8.8英寸的屏幕支持分屏功能,显示导航的同时不耽误其他功能的同时进行,配合逻辑清晰的旋钮控制,谁说意大利的设计都不容易上手的?
空调的旋钮阻尼适中,并没有那种松垮的廉价感。中间旋钮还承担着按键的功能,虽然初次上手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习惯之后天天使用,会发现相当好用。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