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唐 DM-i的外观内饰设计都与2021款唐 DM并无二致,这种设计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比亚迪标志性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应用在体量感十足的唐 DM-i车型上显得尤为大气。
唐 DM-i的车身尺寸也与唐 DM保持了一致,长宽高分别是4870mm/1950mm/1725mm,轴距则是2820mm。
尾部造型浑圆饱满,贯穿式尾灯拉宽了视觉宽度。新车多处应用了黑化的设计元素,比如B柱、C柱、D柱,以及轮眉和前后保险杠上的C字形饰条,它们让整车看起来多了几分野性与动感。
包括唐 DM-i在内的2021款唐系列车型在内饰方面有了显著的优化。老款车型的内饰是极简风格,显得特别素,而2021款车型运用了更多的高档材质,有更丰富的层次,令豪华感得到了提升。
单单仪表台就有软性搪塑材料、钢琴烤漆面板、金属拉丝质感面板以及类似Alcantara的Ultrasuede超纤麂皮面料。另外在门板上也大面积采用了这种Ultrasuede超纤麂皮面料,对档次感的提升非常明显。
智能化是目前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比亚迪也不断更新其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推出了3.0版本。最显著的升级在硬件方面,中控屏的尺寸由14.3英寸增加到了15.6英寸,屏幕边框大幅变窄,科技感十足。在软件方面,主流功能都有配备,使用起来体验还不错。
这块大屏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旋转。目前车机系统里的App很多都是来自手机,开发者很少专门为车机去做适配,所以大部分App都是竖屏应用,在横屏上体验一般。比亚迪的旋转大屏对竖屏应用更加友好,比如抖音在比亚迪DiLink上就有更好的体验。
为了照顾副驾驶乘客,这块大屏还具有分屏显示功能,驾驶员看导航,副驾驶看娱乐功能,大家各取所需。
作为一款中大型SUV,空间是唐 DM-i的一大卖点。该车采用7座布局,第二排座椅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前后滑动,椅背的角度也可以分两档调节。
在第二排座椅调至最前位置时,第三排座椅也有较为充裕的腿部空间。不过由于坐垫很低,所以坐姿并不理想,只适合儿童乘坐。
在大部分时候,第三排座椅都是收折起来,令行李厢拥有纯平的地板和充裕空间。另外,第二排座椅也可以按4/6比例放倒,以进一步增加该车的装载能力。
编辑点评:随着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的出炉,混动车型成为了众多厂商的研发重点,今年将会有一大批插混车型上市。但是论热度,还是比亚迪的DM-i技术稳居前列。究其原因,大家都在降油耗,但只有比亚迪把DM-i技术的油耗做到了能与日系混动系统相抗衡的水平。唐 DM-i不仅解决了油耗问题,其平顺的驾乘感受和跟脚的动力响应也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它也会是一款热销车型。
精彩内容回顾: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