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轴表现
我们对e-AWD四驱系统满脑子的热度,被一盆11.29°的“低温”凉水浇到近乎熄灭。看来交叉轴这个项目对SRX实在有些苛刻,尤其是看完之前车辆通过的艰难,甚至让我们有些怀疑SRX能否开上这个大驼峰的坡面,但最终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这个测试项目中SRX表现出两面的极端性,凯迪拉克的e-AWD这套定位于城市的四驱系统除了在公路上拥有出色的性能外,在这里也发挥得相当出色,从驶上大驼峰的坡面开始SRX一直就比较稳定,虽然20寸的运动型大轮圈跟这样的路况非常不搭,但为了看清这套四驱系统的功力,我们依旧催动着SRX前进。
车辆通过第一个驼峰顶时,两个对角的车轮出现了离地现象,而随着前行的脚步,我们惊喜的发现SRX的电子系统早做好准备,对离地的车轮几乎没有空转,各种传感器的综合计算,让动力几乎没有损失在悬空的车轮上,而ABS似乎也没有干预到这一系列的行动中。制动发生在被eLSD(电子差速锁)控制的后桥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机构中。此时e-AWD四驱系统的Haldex差速器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动力按需分配给前后轴拥有抓地力的车轮(前后轴动力分配极限在0%-100%之间浮动,即便在3个车轮都失去抓地力时也会将95%的动力传递到那一个拥有抓地力的车轮上),使SRX能够轻松的行走在交叉轴中间线路(前后落差最小的路线)。而当我们看到这一幕,对SRX的兴趣油然而生。
既然交叉轴中间这条线路(前后落差最小的路线)难不倒SRX,那么我们再来试试更难的吧。现在我们让SRX从大驼峰的最左侧开上去,由于这一侧的路面落差更大,难度也相应增加。经过刚才的测试,我们对SRX的信心大增,但却忘记了它接近角极小的事实,随后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由于SRX的前保险杠过低,车辆根本不能从这个角度驶上坡面。我们的兴头又再一次随着波峰、波谷跌宕不止。
但为了看到e-AWD四驱系统的极限,我们只好尝试斜着开上去,在这个过程中SRX的表现还是相当稳定,驶上坡顶一点不难,相反还显得很轻松,而到了下坡的时候有重复了之前的尴尬一幕,过低的前保险杠再一次充当了SRX的绊脚石,而且要撞上的不是波谷而坡面,因此我们不得不放弃对SRX的这项测试。
虽然没能看到极限状态下e-AWD四驱系统的表现,但在初级测试中SRX的电控系统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出色配合已经崭露头角,还是值得称赞的。而整个过程还是通过视频来回顾一下吧。
太炸裂了!何小鹏把“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带到12万级了。看完小鹏Mona M03 Max的发布会,我满脑子就一个想法:何小鹏这次是真掀桌子了!开十几万的小鹏就能体验50万级旗舰车型的智驾能力,让竞品“无路可走”。
“电改油”的猛龙昨天出价了,起售15万6千9,才比混动版便宜8千9?现在订能优惠1万,要是有旧车置换还能再便宜1万,优惠完还卖13万6千9 呢,不过这优惠,插混版的猛龙不是也有吗?
大家都知道,宝马最近可是在设计方面大刀阔斧地搞起了革新,正迅速把它那Neue Klasse设计语言推广到旗下所有的车型系列当中呢。这可不是个小动静啊,意味着宝马整个产品线的外观、感觉那都要迎来一场大变革了。
新ET5、ET5T 500多项升级,大家看得见的,什么双层玻璃、ADB大灯、HUD、CDC、横屏之类的,2个点值得说一下,这个横屏体验感应该是更好,就比如看个电影什么的,但单从内饰设计角度上来讲,我个人觉得还是削弱了个性。另外就是这个座椅,我相信,大多数人放弃ET5 ET5T的原因,绝对跟这个座椅坐姿有关,老款我坐过,确实高,新款说是升级了,但好像。。。。看不见的悬架阻尼11档可调,后副车架液压衬套。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款备受瞩目的车——AMG电动性能SUV。这款车基于AMG.EA平台打造,采用先进的800伏电动架构,从平台设计之初就将驾驶动态放在了核心位置。它搭载由英国工程公司Yasa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机,有双电机和三电机配置,每台电动机可输出高达480马力的功率,顶级车型功率预计轻松超过1000马力,这将使它成为AMG有史以来动力最强劲的公路SUV,甚至超越该品牌最厉害的内燃机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