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短暂的相处,ILX基本可以总结为,它首先是一台彻头彻尾的讴歌,该有的豪华、该有的质感、该有的操控ILX都悉数奉送;然后它也是一台正儿八经的豪华紧凑型轿车,锐利端庄的造型商用家用两相宜,车厢也足够宽敞舒适;最后才是它的Hybrid混合动力系统,非常省油。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虽然新能源车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今年以来也越来越多更平易近人的Hybrid车型投入市场。但其实没必要为此而把所有的Hybrid车型都看作是另类一样栓在一起说事,也没必要太把Hybrid当一回事,而忽略各款车型之间不同的定位和特性,事实上ILX身上吸引我们的地方真不止混合动力系统这一处。
● ILX到底是何方神圣?
讴歌向来都有在本田现有平台上开发新车的习惯,这跟部分80后的婚房首付要跟父母借是同一个道理。眼下全新的讴歌ILX其实构建于本田第九代思域的平台之上,好比2006-2011年间的讴歌CSX其实借助于第八代思域,2001-2005年间和1997-2000年间的讴歌EL就分别借助于第七和第六代思域。
平台虽然是共用的,但讴歌的高层可不会仁慈到让工程师们偷天换日。就ILX来说,首先看得见的是外观内饰经过重新设计,而且动力系统会比思域高一级别,北美市场的ILX就提供2.0L/2.4L汽油和Hybrid混合动力三种选择;另外看不见的还有强度高得多的车身、升级的转向和悬挂系统、优化的静音性能等等。概括来说,技术是本田的,但质感是讴歌的。
● 外观造型家族化,真车要比图片更显大
讴歌这么坚持是一件好事,不同的品牌就应该有自己不同的一套设计语言,ILX锐利进取的造型既显得时尚也不失庄重,难怪厂方把它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为25~35岁的都市新锐精英。
另外车型研发总负责人藤森浩一先生也提醒我们,ILX流线动感的车身线条其实也有空气动力学的考虑,降低风阻系数之余,还能提高行驶稳定性,另外A柱和后视镜的造型也经过风噪优化。
为了减轻车重,特别是车头部分,讴歌都喜欢使用铝合金发动机盖和前后防撞梁。也因为这样,工程师认为发动机盖重量不会给车主带来负担,所以绝大部分讴歌车型的发动机盖都没有使用液压撑杆。铝合金材质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碰撞之后钣喷修复比较困难,当然,一般的保险业务员我们不会告诉他。
钥匙问题身边的讴歌车主已经吐槽过无数次了,看到ILX的试驾车钥匙之后,我还是奉劝各位省点力气吧,接下来还会是那个跟U盘手感类似的塑料外壳,接下来那银色部分还是会掉漆。作为一个豪华品牌真不应该啊,试问车主们怎么好意思在餐桌上把钥匙“晒”出来呢?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车身漆面以及其他镀铬装饰件的品质还是非常高的,钥匙的问题算得上是奇葩了,跟整台车的品质表现完全不相称。
至于车身尺寸方面,ILX的轴距跟第九代思域是一样的,除此以外长度和宽度比思域大一点,车顶也更加低矮。另外得益于独特的家族化设计语言,ILX的实车视觉上明显要比思域大得多。
从车身尺寸和架构来看,讴歌ILX是一台非常正统的紧凑型三厢轿车,但因为Hybrid混合动力系统的原因,再加上同样是品牌下最入门的车型,所以大家很自然地把它跟雷克萨斯CT200h放在一起对比。但其实CT200h是一台紧凑型两厢车,它们之间的定位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跑起来的差别就更加明显了,这一点会在后文再聊。
ILX采用了普利司通泰然者TURANZA ER30花纹的轮胎,属于一款偏重舒适和静音的产品,尺寸为偏向保守的205/55R16。有意思的是ILX并没有像其他Hybrid混合动力车型那样刻意使用低滚阻的节能轮胎,这其实也说明了行驶品质对于讴歌ILX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不是为了极致地省油。
另外一个明显区别于思域的地方是四块底盘扰流板,看上去只是普通的塑料板而已,但其实能够把底盘几大空腔位置适当密封起来,把底盘的气流梳理好,这样就既可以减轻乱流带来的阻力,也能降低高速行驶时的升力作用。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