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后置后驱:
发动机置于后轴之上,采用后轮驱动,这种形式主要作用于大、中型客车,早年间有极少数车型也采用这种结构,比如国人熟悉的菲亚特126P就是后置后驱结构,而著名跑车品牌保时捷产品中的经典车型911也是采用这种驱动形式。
RR结构的代表车型 保时捷911
发动机置于后轴之上,由于距离驱动轴近,所以传动效率很高
由于重量全部集中于汽车后部,所以车辆重心偏后,后置发动机距驱动轴很近,所以传动效率很高,驱动轮获得的附着力加大,因此在加速时车辆更稳定,不过由于重心偏后的缘故,导致前轮附着力下降,高速转弯时会影响车辆指向性。由于结构限制,所以保时捷将车辆配重的比例设定为40:60,这也是为什么保时捷比较难驾驭的主要原因。
那种驱动形式最好?
通过上述四种驱动形式可以看出,FR前置后驱和MR中置后驱的结构是最具运动特质的动力布局方式,两种形式最利于做到或者接近50:50的完美比重分配。大多数FF前置前驱和RR后置后驱由于结构的原因,很难接近平均分配比重,所以这两种结构车型在运动特质上没有FR和MR那般出色的结构优势。
由于惯性原因,在加速状态下,后驱动轮能够获得更大的附着力,直接导致车辆的响应速度要比前驱车型快。而在弯道中,50:50配重的车辆重心位于轴心部位,前轮和后轮都不会有过大的负重,所以使得车辆的四个车轮都能保持较高的抓地力,通过极限比FF和RR都要高,不过由于动力全部作用于后轮之上,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操作不当会导致转向过度也就是俗称的甩尾。
50:50是最完美黄金比重吗?
不全然,其实要做到前后50:50并不难,难的是将重量尽量集中于车辆的重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采用非全尺备胎甚至取消备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更有效减小车头和车尾的横向惯性,获得更加灵敏高效的转向感。
而且,前后重力分配也并非对等的50:50就完美,或许对FR车型来说,这已经接近完美,但对于那些高性能跑车而言,还需要考虑到空气下压以及加速、制动带来的补充效应。比如,F1赛车的配重比例以及更多精确的数据测算,车辆静止状态下的比重分配达到45:55才是最科学的。
在今年,江淮皮卡发力10万元级皮卡市场,推出江淮T8劲擎版。新车定位时尚商用皮卡,10万级商用皮卡也是国内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本次江淮T8劲擎版针对车主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的核心需求、重要需求以及基本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满足,并且相比同级竞品具备多项独有优势,展现出不俗的质价比和出色的市场竞争力。
昨天,零跑B01预售了,一共5款车型,10.58万到13.58万,不过您这价位,我这能说不够零跑啊,你同平台的B10,起售才9.98万,那还是个SUV,您这轿车卖的比SUV贵,说不过去吧?
宝马计划重启增程动力系统,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是即将换代的第六代X5!最近外媒的爆料,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现在热度下去了,我来聊聊大家关心的!下一代X5的增程版应该也会国产,之前的环评文件公布了一些信息,iX5代号G78 BEV,X5汽油版有3个代号,G78 ICE、G65 ICE、RE G65 ICE,G78代表长轴距版,G65和海外一样,那个不显眼的RE大概率就是增程版,从代号来看可能还是标轴,不过最终增程版是标轴还是长轴不好说。
旗舰轿车ET9同款电机,900V高压架构、240L容积前备舱、空气悬架、米其林PS轮胎。就这几样听着就很厉害的东西凑一起,真卖35万,它犯毛病么?
奇瑞风云A9L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妥妥中大型轿车。预售15.99万-22.99万,三款前驱,一款4驱。我觉得买这C+级轿车,也不是为了运动,四驱没啥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