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后置后驱:
发动机置于后轴之上,采用后轮驱动,这种形式主要作用于大、中型客车,早年间有极少数车型也采用这种结构,比如国人熟悉的菲亚特126P就是后置后驱结构,而著名跑车品牌保时捷产品中的经典车型911也是采用这种驱动形式。
RR结构的代表车型 保时捷911
发动机置于后轴之上,由于距离驱动轴近,所以传动效率很高
由于重量全部集中于汽车后部,所以车辆重心偏后,后置发动机距驱动轴很近,所以传动效率很高,驱动轮获得的附着力加大,因此在加速时车辆更稳定,不过由于重心偏后的缘故,导致前轮附着力下降,高速转弯时会影响车辆指向性。由于结构限制,所以保时捷将车辆配重的比例设定为40:60,这也是为什么保时捷比较难驾驭的主要原因。
那种驱动形式最好?
通过上述四种驱动形式可以看出,FR前置后驱和MR中置后驱的结构是最具运动特质的动力布局方式,两种形式最利于做到或者接近50:50的完美比重分配。大多数FF前置前驱和RR后置后驱由于结构的原因,很难接近平均分配比重,所以这两种结构车型在运动特质上没有FR和MR那般出色的结构优势。
由于惯性原因,在加速状态下,后驱动轮能够获得更大的附着力,直接导致车辆的响应速度要比前驱车型快。而在弯道中,50:50配重的车辆重心位于轴心部位,前轮和后轮都不会有过大的负重,所以使得车辆的四个车轮都能保持较高的抓地力,通过极限比FF和RR都要高,不过由于动力全部作用于后轮之上,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操作不当会导致转向过度也就是俗称的甩尾。
50:50是最完美黄金比重吗?
不全然,其实要做到前后50:50并不难,难的是将重量尽量集中于车辆的重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牌采用非全尺备胎甚至取消备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更有效减小车头和车尾的横向惯性,获得更加灵敏高效的转向感。
而且,前后重力分配也并非对等的50:50就完美,或许对FR车型来说,这已经接近完美,但对于那些高性能跑车而言,还需要考虑到空气下压以及加速、制动带来的补充效应。比如,F1赛车的配重比例以及更多精确的数据测算,车辆静止状态下的比重分配达到45:55才是最科学的。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