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购买SUV车款的消费者,为的就是SUV车型的空间,但如果你对这个部分有很多的要求,C-HR可能不是你的最佳选择。此话怎说?因为和同级别的缤智相比,它的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表现仅仅只能说够用而已。接下来就是储物空间和乘坐空间的介绍。
储物空间
如果你看过缤智的储物空间,再对比一下C-HR的储物空间表现,你可能会觉得它的储物空间表现和外观一样,充满个性。基本上储物空间不是它的主打重点,车内的储物格并不算多,是一个比较让人觉得有所不足的地方。
中控台下方的储物空间除了杯架,就只有这个小小的储物格,如果你常把钱包、手机放在此处,一定会觉得空间不够用。
虽然台北特派员没有放入水瓶当作比例尺,但是你能看得出来它的容积不大,而且内部没有植绒。
中央扶手下方的储物空间倒是挺大的,但是里面只有一个12V插座,没有现在最流行的USB接口,希望未来国产化之后能够改善这个问题。
前门板上的储物空间也不是很大,我甚至有点怀疑这个空间到底能不能放入一瓶水?
后门上的储物空间设计就更加有“个性”了,只有一个杯架。或许丰田做过调研,认为后排乘客在后门上放东西的机会不多。
行李厢各部尺寸:1.最大宽:1400mm、2.最小宽:950mm、3.常规纵深:760mm、4.后排放倒纵深:1400mm、5.厢内高度:640mm。在常规状态下,行李厢容量只有370L,容积偏小。
前座部分,尊爵AWD标配皮质座椅,双前座均采用全手动调整方式,关于这点我个人认为有点小气,但质感、腿部支撑性与包裹性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至于后排座椅则是附带中央头枕,但是地板中央凸起明显,不利于中间乘客的乘坐,而且它也没有后排中央扶手,让人觉得C-HR似乎不太重视后排乘客的需求。
至于实际乘坐空间表现,基本上前排没有什么硬伤和致命缺点,尤其C-HR是一辆驾驶者为导向的车款(仅限于车内空间设计而言),前排的乘坐感自然不会太差。
虽然台北特派员没有拍摄几拳几指的照片,但是前排空间还算不错,并不会逊于同级别车型(图中体验者身高1.69米)。
虽然从照片上看起来后排空间好像很小,但是实际上和并不会比缤智小太多,主要是给人的压迫感比较明显,所以让人有种空间比较小的感觉。
后排空间并不会比缤智小太多,不过如果是身高超过1.8米的体验者,空间可能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C-HR后排最大的问题在于视觉压迫感较强。后座乘客的头部视线会被C柱遮挡,再加上下垂的车顶线条、较小的后窗面积以及黑色顶棚,更进一步压缩后排乘客的视觉开阔感。
在此针对C-HR的头部空间表现做出一些附带说明,虽然它的车身宽度超过了日本法规的分级制度,但是车高部分还是对日本市场喜好做出了妥协。日规主力销售车型前驱混动版,车身高度为1550mm,比起日规缤智的1605mm更低,这是为了能进入日本都市圈常见的机械式立体停车位(限高1550mm),但也牺牲了一些头部空间。台规1.2T四驱车型因为悬挂设定略有不同,所以车高比起日规混动车型略高10mm,而车内空间则是完全相同的。以下是C-HR、缤智和CX-3的车内空间对比,很明显能看出缤智在这个级别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整体来说,C-HR还是比较适合作为自驾用车,后排空间虽然不至于完全无法使用,但是表现不佳也是事实,它只比马自达CX-3好一些而已。关于储物和乘坐空间的表现,我认为是C-HR的短板。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
说到燃油车想省油,想省点用车成本,大家一定会说了:“加块电池不得了”。理是这么个理,但这背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售后成本,哪样不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背着抱着一边沉。那有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方法呢?答:换成柴油。
8 月 29 日,第 28 届成都车展盛大开幕,东风新旗舰 —— 东风风神 L8 正式宣布上市,其限时置换价仅需 11.39 万元起(可叠加享受国 / 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