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
众所皆知,C-HR使用了丰田最新的模块化平台: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和所有模块化平台相同,TNGA有着高度的车型对应度,不论是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还是小型SUV,都能够使用TNGA平台,同时降低了许多开发成本。当然,降低成本并不是TNGA平台唯一的目的,新平台提供了强度更高的车身、全新的悬挂、还有更低的发动机总成安装位置,实现了更低的重心,同时提升操控性。
C-HR使用了TNGA平台,也是第二款使用TNGA平台的车型。
目前台湾地区市场只有一种动力总成,就是代号为8NR-FTS的1.2T发动机,也就是卡罗拉、雷凌上的那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具有D-4T缸内直喷、VVT-iW连续可变汽门正时(使用电机控制油路来改变正时,调节速度更快、范围更宽广,所以能实现在奥托循环与阿特金森循环两种状态下切换)、缸盖整合排气歧管与水冷式中冷器。通过丰田自身的计算,这台发动机热效率为36.2%(关于发动机的简述,点击这里)。至于变速箱,则是常见的CVT结构,并且附带7速手自一体功能。
发动机代号8NR-FTS,排量1.2L,最大功率为85.3kW(116Ps)/5200-5600rpm,最大扭矩为185Nm/1500-4000rpm。
虽然这台发动机的科技性含量挺高,但是打开发动机舱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凌乱的发动机舱,各种管线横七竖八地出现在你眼前,实在不是很美观。
C-HR使用CVT变速箱,并且附带7速手自一体功能。另外,在后方你还能看到电子驻车系统和Auto Hold的按键。
C-HR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不过根据台北特派员的说法,SPORT模式并没什么运动感,而ECO模式下的C-HR,更是温驯到不行。
C-HR的前悬挂使用的是常见的麦弗逊结构,后悬挂使用双叉臂结构。厂家表示,在进行调校的时候,特别针对欧洲的石板路路面进行长时间测试。
我们试驾的车型搭载了4WD系统,不过此车没有任何机械式轮间限滑差速锁,只有轴间的限滑差速器。厂家的资料已经明确指出,这套4WD系统强调的是公路行驶的稳定性,而非强化越野性。
C-HR的四驱系统为“ダイナミックトルクコントロールAWD(Dynamic torque control AWD)”系统,和NX上面那套一样,使用多片离合器式的轴间差速器,但是不带Lock功能。在一般状态下,前后扭矩分配比例为100:0,侦测到打滑的情况时,后轮最高能分配到50%的扭矩。此外,系统还会针对方向盘舵角进行分析,适度地将扭矩分配到后轮,提升转向性能。
动态表现
从账面数据看来,C-HR的表现确实不算亮眼,而我们实际开上路后也觉得动力表现平平,和以往丰田车给人的轻快感有些不同,或许高达1510kg的车重也是影响加速表现的因素。即使我们将驾驶模式切换到Sport,给脚地板油还是感受不到什么运动感,但幸好,在市区驾驶时,这样的动力还是能轻松跟上前车,不会发生不断被加塞的情形。
在市区行驶的时候,你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外观虽然很动感,但是动力并没有什么运动感。
受限于车身重量和动力输出,C-HR给人的动力感受实在和外观有些落差,如果有1.5T动力总成的选择,相信会更加适合国内市场。
C-HR在开发时,厂家特别针对欧洲的路况做出车辆调校。所以在一般道路上开着C-HR遇上坑洞时,它的反应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柔软,反而有种欧系车的韧性,但是又不会过于弹跳。
台北市的路面品质并不是很好,但幸好C-HR提供了非常好的舒适性,底盘有欧系车的扎实感。
将场景转换至山路,C-HR的动力输出在面对多山的台北郊区显现出有些力不从心,除非将变速箱切换至手动模式,才能获得比较畅快的加速感。此外变速箱的保护机制很强大,有时候会发生你想降挡,但是变速箱不让你降挡的情况。然而,当我们开上山顶,准备面对下坡路段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下坡跟弯道才是C-HR所擅长的地方。
在上坡时,它的动力表现并不是令人很满意,但是将场景转换到下坡时,它的底盘表现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让人有点惊喜。
低重心的车体设计,让C-HR在面对连续弯道时,车身的摆荡控制得不错,不会有“陆上行舟”的感觉。
得益于TNGA模块化平台和四驱系统不断计算前后轴扭矩分配,C-HR确实展现出比第四代普锐斯更优异的动态反应,不仅悬挂系统在弯道中保有相当不错的支撑性,转向响应迅速,车头指向性也很准确,让人忘记这是一辆丰田的SUV车型,虽然它还是无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侧倾,但无损于我对它的高评价。
虽然它的悬挂行程还是透露了它是一辆SUV车型,但是准确的指向性还是令人对它的表现赞不绝口。
C-HR确实给予驾驶更接近欧系车的扎实稳定路感,在兼顾一般日常用车的行路品质的情况下,它的确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乐趣,我相信在同级别对手中,这样的表现也很难找到对手。
以往我对于丰田旗下SUV车款的操控性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C-HR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如果它的动力再强一些就完美了。
通过C-HR的动态操控展现,一方面也让人见识到丰田TNGA平台的设计功力,或多或少也让我对该品牌SUV车型有些改观,甚至让我更加期待未来使用TNGA平台的新凯美瑞。
编辑点评:
“有型”是我对它最简单的注解。开在台北市的街上,让许多路人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不过在面对缤智、XR-V这些以空间见长的对手们,它的短板就被暴露出来了。空间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后排空间只能说是够用而已。至于其他储物空间,也不是非常强大。不过,如果纯论外观和内饰设计,C-HR应该能秒杀所有同级对手。
若以我个人的观点而言,C-HR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它的表现并不是很平均,但是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将它列入考量呢?我的答案是会,因为1.对于我而言,后排空间使用几率不高;2.我对于动力的要求不高,但是我喜欢操控好的车;3.这个外观无敌了,美到让人无法抗拒。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
说到燃油车想省油,想省点用车成本,大家一定会说了:“加块电池不得了”。理是这么个理,但这背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售后成本,哪样不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背着抱着一边沉。那有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方法呢?答:换成柴油。
8 月 29 日,第 28 届成都车展盛大开幕,东风新旗舰 —— 东风风神 L8 正式宣布上市,其限时置换价仅需 11.39 万元起(可叠加享受国 / 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