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电动车开起来偏稳重,底盘舒适性具备一定优势。这是因为电动车拥有较高的簧上簧下质量比,路面冲击相对不容易带来车身起伏。然而,巨大的重量不利于操控稳定性,工程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平衡舒适与运动。幸运的是,ID.4 CROZZ很好地兼顾了天平的两端,大众品牌的均衡范依旧,同时细腻感更上一层楼。
不得不说,ID.4 CROZZ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初次上手就能体会到熟悉的大众范。试驾路线从酒店出发,停车场环氧地坪路面上遍布着许多细小的凹凸不平,非常容易暴露出底盘性格。如果是强调运动感的车型,在这里会有一种随路面同步起伏的感觉;如果是舒适型设定,那么乘客很难感知到路面形状,车身更像是小船在水中微微荡漾。驾驶ID.4 CROZZ通过环氧地坪,你会知道地面存在一些不平整,但没有直来直去的拉扯感,呈现出典型的德系风格。
离开停车场,走上城市道路,稍微深踩一脚加速踏板,电机噪音控制也有惊喜。置身车内,当然可以听到电动机转速升高的过程,但高频噪音并不扰人,耳膜没有被尖锐声刺破的感觉,主观印象有质感。底盘下方噪音不算轻微,但随速增益均匀,并且没有轮胎空腔共振的“嗡嗡”声。高速行驶时,风噪会更容易被注意到,A柱和后视镜切过气流的动静让人意识到这台车与豪华品牌的差距。值得肯定的是,前后排噪音一致性较好,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
与其他电动车一样,ID.4 CROZZ的弹簧阻尼偏强,配合柔韧的减震器,中低速下底盘厚重感令人满意。高速巡航时,底盘对小颠簸的过滤依然出色,车身起伏节奏比较舒缓,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吹毛求疵的话,遇到到大起伏时底盘会暴露一丝破绽,车头摇晃幅度偏大,进而导致车身前后俯仰。这时候,你多半会期待PRIME车型所搭载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
ID.4 CROZZ的转向表现让人倍感欣喜,品质感非常出色。方向盘采用电动助力,基础阻尼适中,低速下会刻意模拟出类似液压助力那样偏沉的感觉。速度起来以后,转向阻尼随角度变化很均匀,整体质感油润,就像把转向机泡在了蜂蜜中。转向响应拿捏得当,虽不像性能车那般锐利,但给人感觉线性易控。手部输入与车身动作之间的比例感出色,驾驶者很容易预判车头指向,从入弯到出弯一气呵成,不需要频繁修正方向盘。
继续深入挖掘,悬挂平衡感也值得称道。侧倾幅度不算小,但建立的过程线性可期,并且前后桥没有脱节感。快节奏掠过弯道,车尾动态相当安稳。在极限附近增加一些转向输入,车头能做到比较积极的响应,同时车尾迅速跟上,帮助你收紧路线。对于ID.4 CROZZ而言,后驱的核心价值并非标榜运动,而是营造精巧的平衡感,底盘素质尽显大厂风范。
位于后桥的APP310电驱总成可输出150kW(204马力)的最大功率,看似平淡无奇,但由于电机低转速扭矩强悍,实际动力表现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应付日常驾驶绰绰有余。120km/h法定限速内,动力储备称得上充足,短距离超车很利索。与那些性能取向的电动车相比,ID.4 CROZZ两驱版的动力表现难言激情,为了续航,这可以忍。
电驱系统的输出质感不够完美,主要是因为舒适模式下“油门”不是很跟脚,有些分段响应的特性。随着右脚逐渐向加速踏板施加压力,你会发觉前半段行程比较慵懒,踩过某个点之后动力又会来得比较突然,需要稍加适应才能克服。若你熟悉于涡轮增压的发力方式,上述设定适应起来没什么难度。对于电动车来说,舒适模式的动力响应完全可以调校得更线性些。好消息是,运动模式下“油门”等比感提升了一个档次,更适合那些对驾驶性挑剔的用户。
绝对制动力足够,但刹车脚感不算理想。刹车踏板行程较长,全段阻尼偏轻,且阻尼随行程的变化不够明显。车辆的减速感与右脚施加的力量没有清晰关联,踏板前半段对应的制动力不够积极,刹车信心稍欠。接近刹停时,制动力会缓慢退出,需要继续深踩刹车踏板。许多纯电和混动车型存在类似的脚感,习惯之后倒是没什么问题。
底盘、转向的成熟表现拉高了我对ID.4 CROZZ的期望,只可惜与两只踏板相关的标定还存在提升空间。从同价位电动车的平均水平来看,ID.4 CROZZ的表现还不错,大部分用户不会有什么抱怨。但对于MEB,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多。后续的OTA升级能否予以完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王朝网全新车型唐L上市,推出DM混动与EV纯电两种版本,唐L售价22.98万-28.98万元。新车以混动长续航、大七座空间和智能化配置为核心卖点。
4月9日,上汽大通G50混动版上市,领航版售价13.98万元,旗舰版14.98万元。新车以“真大空间、真低油耗、真长续航”三大核心卖点,直击用户出行痛点。
如果说现款凌渡L长了一张经典的大众扑克脸,稳重中带着“莫挨老子”的那劲儿。那新款就是引擎盖下藏了个“微笑唇”中网,配上全新开眼角LED大灯,更活泼,更平易近人。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