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试驾 原创]
3月25号,也就是3天后,比亚迪 宋PLUS DM-i将正式上市,距离我上次试驾它,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上一次试驾时它还是台试装车,当时主要是为了体验DM-i这套混动系统的技术水平,而此次量产版的试驾过后,却着实让我有些犯难了。
在动笔之前,我犹豫了很久,理由很简单,就整车外观和内饰而言,宋PLUS DM-i(混动版)和宋PLUS(燃油版)仅有些许的变化,外观集中在前脸,内饰集中在配色和新的中控系统。宋PLUS燃油版的静态部分,大家可以移步下方传送门。
另一方关于动力总成的巨大改变,才是宋PLUS DM-i(混动版)和宋PLUS(燃油版)区别的根本所在,而我1月份的时候,也就是比亚迪DM-i系统发布前几天,给大家带来过一篇结合宋PLUS DM-i能耗体验及所搭载的这套混动系统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我同样为大家准备好了传送门。
现在量产版出来了,即便有再多零散的原因,宋PLUS DM-i好像都缺一篇完整的客观介绍。既然时机到了,那我们就完整的再来一遍,在最后的部分我将重点说说综合驾驶感受。
本次我们将试驾到的是宋PLUS DM-i顶配,也就是有着110km纯电续航里程的旗舰PLUS版。接下来,我们先来说说外观。
比亚迪的这套“Dragon Face”的前脸设计想必大家已经不那么陌生了,尤其是这个“龙须”造型,甚至开始随着车型的逐渐铺开,而让比亚迪王朝系列变得越来越有辨识度。
大嘴进气格栅感觉万年不会过时,但即便大嘴形状统一,比亚迪依然留了点小心思,在点阵式格栅的设计上还是有些许的区别,和一个格栅造型带全系的某些品牌比起来,确实让我们更好辨认了。顺带提一下,毫米波雷达被安置在了牌照框下方。
后视镜前方则安置了两个摄像头,一个为行车记录仪,一个为驾驶辅助摄像头。行车记录的加入,确实能省掉不少后期选装的麻烦。
全系的前大灯都采用了LED灯源配置,同时还标配了自动大灯,可自动控制大灯高低、开闭,“777”LED日间行车灯加入了蓝色元素,保证了一定的回头率。
宋PLUS DM-i的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80mm,轴距为2765mm,整体的三围与燃油版保持一致。
五幅19英寸铝合金低风阻轮毂也上身了,原本这样的配置大多只会出现在纯电车型上,而搭载在混合动力车型上的理由应该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要巩固DM-i在能耗上的地位。轮胎尺寸则为235/50 R19,选用的佳通GitiComfort 225V1轮胎,以舒适为取向。
车尾的变化相对就更小了,除了名牌铭牌上能看到车型是DM-i系列,燃油版上的金属下护板也减掉了,这样的做法也不能完全说是简配,只能说是根据不同车型上的一种功能倾向划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认为金属下护板不够“美”。
官方为110km纯电续航里程版本车型配置了18kW直流充电口,改变了混动车充电慢的问题,也希望能通过这个配置来改变混动车主不愿意充电的用车场景,按照之前官方的说法快充30min就能充到80%的电量。另外最近十分流行的VTOL 220V的电源输出也同步出现了,关键时候无论是打火锅还是救援,其实都还挺管用的。
热效率高达43%的发动机只需要加92号汽油,这够良心吗?关于这个许多人依然不信的热效率,我在之前关于DM-i的文章中也详细说明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一汽丰田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bZ5。新车以13万-16万级的亲民价格、550km续航、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卖点,剑指中端纯电市场。
4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全品牌28款星徽座驾,登陆2025(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4.1号馆,面向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和中国市场,给出了何以在当下与未来奔驰的答案。
一汽-大众ID. AURA概念车在上海车展期间迎来全球首秀!新车是大众汽车品牌首款基于中国专属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的纯电紧凑级轿车。还搭载了AI助手、L2级辅助驾驶。
今晚,在“别克MPV之夜”活动上,别克品牌宣布:全新大型新能源MPV——GL8陆尚正式上市。GL8陆尚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24.99万元-28.99万元。随着GL8陆尚到来,别克吹响了全面进军新能源MPV市场的号角。
伴随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 “至境” 以及别克 “逍遥” 超级融合架构的到来,别克将全面拥抱电动化,聚焦高端新能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