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锐·混动e+与普通CR-V最大区别来自于前脸部分,插混版使用了更多的横条状镀铬饰条,并贯穿车头并两侧大灯相连,视觉上起到了拉宽车头的效果。保险杠在细节方面进行了一些修改,底部梯形格栅周围加入了贯穿的镀铬饰条,让整体看起来更加精致。
在车身颜色方面,CR-V锐·混动e+共有4种供消费者选择,分别为晶耀白、彩晶黑、雅韵金和星曜蓝,其中星曜蓝为锐·混动e+车型专属的配色,也是这次我们实拍车型的颜色。
车身尺寸方面,CR-V锐·混动e+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694/1861/1679mm,相比燃油版在长度和宽度方面有所提升,但轴距没有变化,依旧是2660mm。
CR-V锐·混动e+的充电口设计在后翼子板右侧,使用交流充电桩或家用220V电源便能进行充电,理论上最快充电时长约为3.5小时。
车尾方面,CR-V锐·混动e+在下方加入了更多的镀铬饰条,和前脸进行了很好的呼应。同时增加了PHEV的尾标,进一步突显了插混版的动力属性。
在内饰方面,CR-V锐·混动e+延续了现款的设计,中控台布局功能分工明确,让人一目了然。在配色方面,则新增了灰白色座椅,也是图中所拍车型的搭配,显得更加高级典雅。
因为电池容量更大,所以仪表盘左侧的电池电量表“格数”相比混动车型也更多,仪表中间的Power Charge表则可以实时显示车辆驱动状态,例如在蓝色刻度区域就是纯电行驶状态。
多媒体系统虽然只有7英寸,但使用了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它特别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优化,例如导航功能强化了实时路况信息、根据语音进行系统控制、通过支付宝完成在线支付等。
CR-V锐·混动e+的电池组布局在座椅下方,整体呈扁平化设计,所以对车内的乘坐空间几乎没有侵占,那么具体乘坐表现是怎样的呢?
图片中体验者身高175cm,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后,头部还有一拳空间的距离。
相同体验者来到后排,保持前排座椅不变,此时后排的头部空间为两拳,腿部则超过两拳空间,CR-V大空间的优势在锐·混动e+车型上同样得到了传承。
锐·混动e+的后排座椅进行了优化,例如头枕进行了加厚处理,靠背角度的调节幅度也更大,同时还采用了高回弹高阻尼的海绵,大幅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隐藏式后排坐垫小桌板也是锐·混动e+特有的,这可以让后排乘客更灵活的放置物品,很适合家庭出行的使用。
虽说锐·混动e+增加的电池组并没影响乘坐空间,但行李厢却难以再保持一个完整的平面,前后有明显的高度差。
为改善这种情况,工程师在后储物格中设计了支架,打开支架配合可移动的挡板后,也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方便运输大件物品。最终锐·混动e+的行李厢空间容积为479L,相比CR-V的HEV车型的503L并没有减少太多。
编辑总结:和CR-V锐·混动e+一天接触下来,其90%的时间都是在使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辆,发动机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可以说你完全可以拿它当一辆电动汽车来使用。当然目前来看CR-V锐·混动e+的售价或许会成为很多人难以拥有它的理由,但我想对于本田来说,这辆插混的CR-V更具有战略意义,也是本田未来实现更广泛电动化的必经之路。
精彩内容回顾:
在30-40万元高端纯电SUV市场,当问界M8标榜“智驾天花板”、小米YU7鼓吹“性能参数”时,一汽奥迪Q6L e-tron却以德系工业体系的全局思维,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真正的豪华,是让用户在十年用车周期中始终“安心、省心、用得值”。
之前开着吉利银河M9跑金卡纳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车不得卖个35万?好家伙,吉利银河M9一预售,我惊了,19.38万起!最高价还没超过26万!大6座,冰箱彩电大沙发还都有!
听说演完《无间道》之后,吴镇宇就很少坐大劳了。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最近居然代言了一款咱们的国产MPV!
知道我刚才指啥呢么?我指的是问界M8同款的192线激光雷达,再加上车尾那个红色的ADS小红标,窥斑见豹,全新知音用的是华为乾崑智驾ADS4。
五菱2025款星光S上市了,还是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插混起售价9.98万、纯电起售价11.98万,和老款保持一致。不过插混提供的1.5T的动力,对动力要求比较高的用户,也有的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