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LB Evo平台打造的Q5L,在更多铝材和高强度钢的应用下,轻量化表现和车身强度都是非常出色的。前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结构,加上大量的铝合金配件,保证了Q5L拥有足够的舒适性以及运动性,这样的配置也是很符合它的车型定位的。
● 100-0km/h刹车距离:36.91米
制动测试中,新款奥迪Q5L车头下压的幅度不算夸张,同时后悬挂也没有形成明显拉伸。虽然悬挂较柔软,但整体行程还可以。因此,整个车身姿态还算稳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最后,36.91米的刹车成绩也要比宝马X3 xDrive30i(38.42米)和奔驰GLC 300 L(39.00米)都要优秀(以上均为爱卡汽车网实测数据)。
● 绕桩测试
新款Q5L的车身尺寸虽然比较大,车辆自重也接近1.9吨,但是通过转向机构精心调校以及四驱系统对动力的及时分配,在绕桩测试时还是可以显得很灵活,绕桩速度基本上在60km/h左右。不过毕竟车身重心较高、车身太重以及轮胎抓地力太好的缘故,绕桩极限到来得会很突然,瞬间断油之后,电子系统依旧会对车辆做出干扰。因此,大家日常最好也不要将这辆车去推到极限。
● 噪声测试
动态行驶时,新款Q5L车内静音的效果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发动机噪音、风噪、胎噪以及底盘处的噪音控制得都是相当不错。车辆在怠速下的实测车内噪音值为38.9分贝,其余各个车速下的噪音值都比我们推荐的数值还要出色。
● 四驱测试
这代Q5L,放弃了奥迪引以为傲的纯机械quattro系统,转而变成了电控适时四驱quattro ultar,这让一些推崇奥迪全时四驱的拥趸们一时无法接受。确实,纯机械式的quattro系统在稳定性和脱困能力方面毋庸置疑,但在经济性和智能控制方面可能就没那么有优势了。实际上,Q5L这套适时四驱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已经很接近全时四驱了,并且还更省油。所以大家不必太过在意Q5L换装适时四驱,在大部分用车环境下,你基本感受不到它与全时四驱的区别。
为了检验新款Q5L这套四驱系统的脱困能力,我们搬来了滑轮组进行测试:当双前轮/后轮打滑,或是对向车轮打滑失去附着力时,车辆依靠电子系统对于打滑车轮进行限滑,以及多片离合器压紧之后,将更多的动力传递给带有附着力的车轮,通过还是非常容易的。在难度最大的三个车轮都失去附着力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侧前轮有附着力,车辆就可以成功脱困,而反向通过三组开放式滑轮组时,由于后轮无法获得充足的动力,车辆最终未能通过此项测试,结合测试结果不难看出,新款Q5L这套四驱系统还是更倾向于前驱。
● 编辑点评:
综合评测下来,无论在哪方面,新款Q5L的表现都是比较均衡的。可以说,买Q5L更多的是购买它的大空间和性价比,如果你的需求和它正好相符,不如考虑一下这款车。再有,大家肯定也知道Q5L以往有一个“大招”,那便是诱惑力十足的终端优惠,目前新车短期内价格都会比较坚挺,等到有优惠之后,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摩拳擦掌......对于豪华品牌而言,降价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就是所谓的“行情”,大家也知道等有优惠的时候才下手的道理。当然,如果您喜欢极致的操控或是追求更大的车内空间,那么也可以去考虑宝马X3和奔驰GLC这两款车,新款Q5L更多走的还是“中庸和平衡”。
精彩内容回顾:
V23S版这车很快就会上市。亮点1后视镜面积加大,脚踏加厚,马力由211匹升级到455匹,可以PK小米YU7了,并且这个车车重只有1.96吨,这样的一个推重比,妥妥的性能钢炮了。但好像全系都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了。
万万没想到,特斯拉Model X车主,被马斯克整“破防”了!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特斯拉Model Y L车型的申报信息,因为其尾标里有3个Y,所以很多人把它看作是Model Y的加长版。
那理想i8已于7月29日正式上市,新车共计推出了Pro、Max以及Ultra三款车型,市场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以及36.98万元,老用户复购还将额外提供1万元的现金补贴,而Max以及Ultra两款车型,首销期内还将提供价值3万元的VLA司机大模型终身免费使用权,那这个司机大模型,我也会在后期慢慢道来,这个价格你们觉得贵吗?
中国人的秉性是喜欢中正和谐的,但是即便是在2025年的豪华汽车市场里,消费者依旧对“豪华价值”难以找到一个中正和谐的答案。
一体向上隆起的蚌式机盖,左右两侧的小黑块不是装饰,这加玻璃水,这预留了线槽,装Go Pro,架个射灯,看你心情,只要你愿意动动小手。车头必须是圆圆的大灯!中网三种风格可选,官方帮你做“医美”。球叔出生在90年代,这些都是我小时候那种经典越野车的味道,硬派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