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专业测试 > 正文
日系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油价飞涨我不怕
 

  [爱卡汽车 对比测试 原创]

  2022年春天,排队无疑是国人心中的名场面。当核酸成为习惯,拭子不再恼人,排队的接力棒便传给了油价。就在上星期,成品油零售价格创下九年来最大涨幅,92号汽油售价飙升至8.65元/L,98号汽油售价更是突破了10元/L的重要关口。涨价前夜,加油站外,车流队伍之长,正如车主心情之紧张。此时此刻,汽油味的呼声变得无比微弱。另一边,饱受续航和补能折磨的电动车车主们终于笑了出来:低成本出行的幸福,你们不懂。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想要燃油车的“说走就走”,却对高油价心生畏惧?不妨试试混动。既然内燃机有瓶颈,就用电机打破瓶颈。在电机的辅助下,混动车型可轻松将油耗减半,补能便利性却丝毫不受影响。随着电气化技术日益成熟,如今只需付出十几万元,便能买到一部成熟可靠的混动家轿。

  在油电混动(HEV)领域,丰田本田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市场占有率长期居于高位。随着日产e-POWER技术进入中国,日系混动终于迈进了三国时代。今天,一汽丰田卡罗拉(参数|询价)双擎、广汽本田凌派(参数|询价)锐·混动和东风日产e-POWER轩逸(参数|询价)齐聚测试场,直指混动紧凑型车王冠。在这场较量中,谁将脱颖而出?请在评论区打出你的猜想。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在以往的中型车横评(静态篇/动态篇)、中大型车横评(静态篇/动态篇)中,我们基于X-TEST评价体系对相关车型进行了全面测试。而在混动紧凑型车级别,空间实用性、油耗表现、使用成本是潜在用户最关心的话题,在购买决策中有着很高的优先级。因此,本期横评将重点从上述方面展开对比。读者朋友们可点击以下链接,直接跳转至相应页面。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凌派、卡罗拉和轩逸都是紧凑型车市场的热门选手,这在销量上有着集中体现。静态方面,三款混动紧凑型车延续了燃油版的整体设计。把它们摆在眼前,扑面而来是强烈的熟悉感,新意略有欠缺。尽管如此,三款车还是演绎了各自的家族特征,让人很容易辨认出所属品牌。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在买车问题上,中国消费者素来以大为美。各大车企投其所好,每逢换代便积极加长加宽,旨在提供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尾厢空间。横评车型轴距均超过2.7m,但“健身”策略并不相同。卡罗拉双擎侧面比例紧致,看起来比较厚实;凌派锐·混动车顶高,后门长,凸显了大车感;e-POWER轩逸讲求流畅动感,双色车身降低了视觉重心。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车轮配置方面,e-POWER轩逸最为慷慨,全系四款车型中有三款配备了17英寸轮圈。凌派锐·混动的中低配车型采用16英寸轮圈,顶配和次顶配则采用17英寸轮圈。卡罗拉双擎入门版本搭载15英寸轮圈,16英寸轮圈仅提供给中高配车型。

  参加横评的测试车辆均配备(各自车系的)大尺寸轮圈,并无一例外地选用了低滚阻轮胎。e-POWER轩逸配备的邓禄普ENASAVE EC300+轮胎综合性能最强,价格也是最贵的。在刹车测试和噪音测试中,这款轮胎为e-POWER轩逸增色不少。一分价钱一分货,此言不虚。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内饰部分,日系品牌以实用性见长,但不太擅长营造高级感。好消息是,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日系家轿开始弥补短板。作为后来者,凌派锐·混动和e-POWER轩逸在车内应用了大量皮质材料和缝线设计,还用上了更温馨的内饰配色。相比之下,卡罗拉双擎就稍显朴素,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受限于测试车资源,三款横评车型的配置等级并非完全对标,配置丰富程度无法直接比较。细节方面,三款车各具优势,长板有所不同。卡罗拉双擎态度务实,标配四门一键升/降车窗,还提供后排出风口电子开关。凌派锐·混动配置均衡,全车4个充电口治愈了当代年轻人的“手机依赖症”。e-POWER轩逸坐拥全场唯一的分区空调,还配备了同级罕见的BOSE音响。

 

  家轿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答案是实惠。打造实惠的家用车,空间表现是重中之重。为了直观展示三款车的乘坐空间,测试团队找来了身高分别为178cm和190cm的两位编辑同事。空间体验环节,我们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位置,靠背角度调至110度左右,以模拟真实用车场景。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178cm体验者落座后,三款紧凑型车都能提供一定的空间余量。卡罗拉(参数|询价)双擎和e-POWER轩逸(参数|询价)表现相仿,后排空间够用,但谈不上充裕。相比之下,凌派(参数|询价)锐·混动就显得非常宽敞,后排头部和腿部都有较大余量,给乘客留出了充足的活动空间。换作190cm体验者,卡罗拉双擎和e-POWER轩逸开始显露疲态,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都有些局促。凌派锐·混动则让人竖起大拇指,各维度都留有一定余量。在紧凑型车级别,空间如此宽敞的车型屈指可数。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实测数据印证了凌派锐·混动的优势。前排乘坐空间方面,凌派锐·混动在宽度、高度项目上夺得第一名,但腿部空间偏小,最大值仅有1035mm。此外,凌派锐·混动的前排座椅调节范围(215mm)是三车中最小的,明显小于卡罗拉双擎的245mm和e-POWER轩逸的255mm。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后排方面,凌派锐·混动宽度略逊于对手,但腿部和高度具有明显优势。凌派锐·混动的后排最大腿部空间超过1000mm,标准腿部空间则为880mm,纵向空间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大型车。卡罗拉双擎和e-POWER轩逸虽谈不上宽敞,但也达到了紧凑型车的应有水准。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座椅舒适性方面,凌派锐·混动表现最为出色,承托性、柔软度和贴合感都能令人满意。卡罗拉双擎座椅偏硬,亲和力稍欠,但长途乘坐反而不容易疲劳。e-POWER轩逸座椅柔软,实力演绎“大沙发”,但前排坐姿偏高,高个子驾驶者不容易找到舒适位置。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来到后排,座椅舒适性最好的依然是凌派锐·混动。后排坐垫高度合适,靠背也能恰到好处地托住乘客,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乘坐感受。此外,凌派锐·混动配备了后排航空头枕,其侧翼夹角可调,填充物偏软,让舒适性再获升华。卡罗拉双擎后排坐姿偏高,填充物较硬,整体表现无功无过。e-POWER轩逸表现还算不错,只是在凌派锐·混动面前败下阵来。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储物方面,凌派锐·混动再次获胜,以较大优势击败了两位对手。具体来看,凌派锐·混动在前/后排分别设有7处和5处储物空间,每处都具备较强的实用性。需要特别表扬的是,凌派锐·混动在后排中央扶手中整合了小桌板,展开后可以形成额外的储物空间,车厢氛围颇具生活气息。空间魔术师,非本田莫属——哪怕是三厢轿车。

  e-POWER轩逸和卡罗拉双擎表现略逊一筹,储物空间不及凌派锐·混动实用。e-POWER轩逸虽然没有凌派锐·混动那样别出心裁的储物设计,但基本功不错,不容易让人产生抱怨。至于卡罗拉双擎,前排车门拉手无法容纳手机,同时前排扶手箱、中控储物格和后排门板储物格是横评车型中最小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卡罗拉双擎采用后轮独立悬挂,行驶性能有一定优势,缺点是行李厢空间遭到了侵占。行李厢宽度和长度排在末位,高度数据居中。卡罗拉双擎的优势在于,行李厢布局较为规整,实用性令人满意。e-POWER轩逸与卡罗拉双擎表现相仿,只是行李厢布局不够规整,装载3只拉杆箱略显拥挤。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凌派锐·混动将电池安装在后桥上方,这固然带来了宽敞的乘坐空间,却也限制了行李厢空间。在标准状态下,凌派锐·混动的行李厢高度仅为415mm,垂向空间略显局促。正因如此,凌派锐·混动只能容纳大号和中号两只拉杆箱。为了弥补上述缺憾,工程师在盖板下方设计了一处凹坑,将垂向空间拓展至780mm。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整体来看,凌派锐·混动空间表现最佳,乘坐空间、储物空间领先对手,行李厢空间颇具巧思。不得不承认,本田在空间应用方面有两下。卡罗拉双擎和e-POWER轩逸表现在伯仲之间,空间满足日常使用,只是少了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质。

 

  动力方面,日系品牌求同存异,开辟出三种不同的技术路径。三款紧凑型车混动方案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提升驾驶性和经济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双电机DHT混动专属架构必不可少。为此,“日系三大”分别祭出了看家本领——THS、i-MMD和e-POWER。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作为混动普及化的鼻祖,丰田有着极佳的用户口碑,其THS系统装配在旗下多款车型上。具体来看,卡罗拉(参数|询价)双擎搭载THS I混动系统,其结构与亚洲龙(参数|询价)、RAV4荣放(参数|询价)等车型的THS II略有差异。在此次横评中,卡罗拉双擎排量最大,综合最大功率却是最小的。究其原因,1.8L阿特金森发动机纯粹为效率而生,动力表现并非工程师的首要目标。

  本田i-MMD和日产e-POWER均采用P1+P3电机布置,混动架构存在相似之处。本田i-MMD提供发动机直驱功能,可实现串联、并联、直驱。凌派(参数|询价)锐·混动搭载1.5L阿特金森发动机,配备强劲的电机,综合输出是三款车中最高的。日产e-POWER的发动机仅用来驱动发电机,无法直接向车轮输送动力,功率传递路径类似于增程式电动车。在1.4吨左右的e-POWER轩逸(参数|询价)上,1.2L发动机完全能够满足发电需求,没有必要采用更大排量。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读者朋友们可点击下列链接,了解本田i-MMD、丰田THS、日产e-POWER的技术特点:

读懂混合动力

  在电机的帮助下,三款混动车型都提供了杰出的驾驶性,动力响应又快又顺。轻点油门,缓缓加速,混动系统完全依靠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保持静默。在车流中见缝插针,看似平凡的混动家轿们或许比力大砖飞的六缸性能车更“跟脚”。更重要的是,平顺性也达到了极高水准,顿挫难以察觉。吹毛求疵的话,卡罗拉双擎和凌派锐·混动在油门快速开合(tip-in/tip-out)时偶发轻微抖动,扭矩变化没能做到绝对平滑。e-POWER轩逸则时刻保持柔顺,动力输出质感如纯电动车般清爽。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至少在驾驶感受层面,丰田THS宝刀未老。动力输出直接,油门非常“跟脚”,用随踩随有来形容毫不为过。与竞品相比,启停机平顺性稍有欠缺,发动机介入时偶发轻微闯动。这种闯动处于刚刚能够察觉的程度,挑剔的用户稍感不爽,大部分用户则完全不放在心上。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凌派锐·混动坐拥全场最高参数,实际动力表现也是如此。相比丰田THS,本田i-MMD结构更简单,但平顺性一样出色。全力加速时,凌派锐·混动甚至能提供一定的推背感。驾驶凌派锐·混动,就像喝一杯掺着微糖和柠檬的白开水,平淡而不枯燥。当然,你要忍受它那颇具存在感的发动机噪音。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在此次横评中,e-POWER轩逸是“去内燃机”程度最高的一款车,其发动机不具备直驱功能。发动机与车轮解耦,车辆完全由电机驱动,这带来了纯电动车般的驾驶体验,难怪厂家把“e”写在混动铭牌中。1.2L三缸引擎的运转品质令人刮目相看,车内很少感觉到细碎抖动,声线则略带甘甜,整体表现甚至优于竞品的四缸机。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得益于更高的电机功率,凌派锐·混动和e-POWER轩逸比起卡罗拉双擎开起来轻快了不少。测试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来自本田和日产的选手如期进入“8秒俱乐部”,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为8.87秒和8.92秒。卡罗拉双擎的0-100km/h加速时间超过10秒,主要是因为后半程动力不及竞品。

  值得关注的是,混动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力输出的持续性。随着电池SOC逐渐降低,e-POWER轩逸加速力道明显降低,0-100km/h加速时间逐渐滑落至10秒区间。凌派锐·混动和卡罗拉双擎成绩较为稳定,用行动证明了发动机直驱和功率分流的价值。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中途加速方面,凌派锐·混动再次拔得头筹。40-80km/h区间,凌派锐·混动和e-POWER轩逸成绩在伯仲之间,差距仅为0.1秒。来到80-120km/h区间后,凌派锐·混动将优势拉大到0.4秒。实际驾驶感受也是如此,凌派锐·混动是高速超车最轻松的一个,卡罗拉双擎则有些力不从心。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底盘方面,卡罗拉双擎扳回一城,弥补了动力部分的缺憾。卡罗拉双擎采用前麦弗逊式悬挂、后E型多连杆式悬挂,是横评中唯一配备四轮独悬的车型。凌派锐·混动和e-POWER轩逸悬挂结构相同,均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换装TNGA架构以来,丰田车型明显提升了行驶品质,底盘素质值得肯定。调校方面,卡罗拉双擎比对手更具欧洲范,高速稳定性优秀。底盘对细碎颠簸的处理干脆利索,烂路行驶也不存在明显余振,厚重感在同级别有一定优势。当然,强阻尼设定意味着相对直接的冲击,通过减速带时容易出现顶升感。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在日系品牌中,本田是运动风格的坚定支持者,旗下产品通常拥有较强的驾驶参与感。凌派锐·混动面向主流家轿市场,自然选择了舒适化调校,底盘不会像运动化车型那样硬邦邦的。尽管如此,凌派锐·混动依然是三款车中最活泼的,这体现在转向响应和转向手感两个维度。对于顾家奶爸,凌派锐·混动保留了一丝驾驶乐趣。柠檬微糖,再次上演。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e-POWER轩逸驾驶感受最像电动车,发动机存在感不强,电机高频噪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只可惜底盘表现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行驶品质。高速巡航时,后轴容易出现持续、高频的垂向蹿动,细碎颠簸传递相对直接。面对大冲击,隔绝感比较有限,遇到减速带还是降低车速为妙。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噪音方面,e-POWER轩逸具有明显优势,主观感受和实测成绩皆如此。在全部噪音测试项目中,e-POWER轩逸均取得第一名,领先幅度约有2-3分贝。卡罗拉双擎的停机怠速噪音与e-POWER轩逸基本一致,但前者行驶噪音偏大,机噪、路噪都存在穿透感。至于凌派锐·混动,中低速行驶噪音与卡罗拉双擎差距不大,但高速噪音表现有些掉队,120km/h实测噪音值超过71分贝。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刹车方面,三款混动紧凑型车表现符合预期,100-0km/h刹车距离均进入39m以内。具体来看,e-POWER轩逸表现最优,实测刹车成绩为37.63m。凌派锐·混动和卡罗拉双擎分列第二、三位,刹车距离进入38m区间。成绩最稳定的是卡罗拉双擎,连续5组100-0km/h刹车后,制动系统未出现明显热衰减。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动态部分,三款混动家轿各有所长。卡罗拉双擎客观测试成绩一般,但驾驶感受是最均衡的,机械素质没有明显短板。凌派锐·混动动力最强,还保留了一丝驾驶乐趣,无奈被隔音和滤振表现拖了后腿。e-POWER驾驶感受接近电动车,实测成绩也比较突出,只可惜底盘质感略有欠缺。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混动,用车成本低无疑是重要原因。为了找出哪款车最省钱,我们对凌派(参数|询价)锐·混动、卡罗拉(参数|询价)双擎和e-POWER轩逸(参数|询价)进行了油耗测试和成本调查。其中,油耗测试由城市低速和城际高速两部分组成。

  测试全程使用经济模式,并将挡位切换至B挡(若车辆支持)。具体来看,卡罗拉双擎的驾驶模式、D挡/B挡可自由搭配,故测试时选择经济模式+B挡。e-POWER轩逸提供D挡和B挡,但经济模式只允许使用D挡,无法使用B挡。凌派锐·混动有经济模式,但不提供B挡,只能通过减速拨片调节能量回收力度。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测试期间,三辆车保持编队行驶,领队车型轮替,尽可能避免不同测试者驾驶风格对油耗的影响。三台测试车辆的行驶路线完全相同,但表显行驶里程略有出入。公平起见,我们用表显行驶里程的平均值作为油耗测试的里程,用于计算平均油耗。最终,e-POWER轩逸以0.1L/100km的微弱优势击败凌派锐·混动,拿下城市组第一名。卡罗拉双擎被对手们拉开了差距,城市低速油耗超过5L/100km。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城际高速油耗测试中,卡罗拉双擎终于翻盘,以5.1L/100km赢得比赛。比起本田i-MMD和日产e-POWER,丰田THS具有更强的“油车特性”,油耗优势体现在中高速区间。受限于结构,e-POWER轩逸和凌派锐·混动不太擅长高速巡航,城际高速油耗攀升到5L/100km以上。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城市通勤是混动车主的高频场景,长途自驾比例则偏低一些。我们以70%城市、30%高速的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出三款混动家轿的综合平均油耗。e-POWER轩逸夺得第一名,综合平均油耗为4.2L/100km。凌派锐·混动以微弱差距屈居第二,虽败犹荣。卡罗拉双擎受城市油耗影响,综合平均油耗未能进入“4L俱乐部”。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测试当日,北京地区中国石化直营加油站的92号汽油价格为8.05元/L。据此计算,e-POWER轩逸的综合燃油成本为34.2元/100km,能耗成本看齐同级别纯电动车(按2元/kWh公共充电费用估算)。凌派锐·混动紧随其后,综合燃油成本仅比e-POWER轩逸高了0.7元/100km。每行驶100km,卡罗拉双擎要比凌派锐·混动、e-POWER轩逸多花费7元左右。假如每年行驶20000km,卡罗拉双擎的燃油费用将比竞品多出约1400元。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测试期间,我们以潜在消费者身份,走访了北京地区的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经销商,调研终端优惠和保养成本。目前,三款混动紧凑型车均有一定的优惠。其中,凌派锐·混动现金优惠1.5万元,卡罗拉双擎现金优惠1.2万元。e-POWER轩逸在8000元现金优惠基础上,额外提供5000元置换补贴。

  从行情变化趋势来看,卡罗拉双擎终端售价相对稳定,潜在车主不必苦等底价。凌派锐·混动中期改款不久,优惠力度有所回收,对该车感兴趣的消费者不妨再观察一段时间。e-POWER轩逸上市最晚,目前优惠力度较小,后期政策还要看销量是否出现起色。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混动技术相对复杂,保养成本怎样?从调查结果来看,读者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e-POWER轩逸养车成本最低,3年/6万公里保养费用仅为2957元。该车的官方建议保养周期为10000km或6个月,长于燃油版轩逸的5000km或3个月,直接降低了保养支出。

  卡罗拉双擎的保养周期同样为10000km或6个月,但单次保养费用略高于e-POWER轩逸。经过计算,卡罗拉双擎的3年/6万公里保养费用为3408元,在横评车型中位列第二。凌派锐·混动的保养周期为5000km或3个月,为另两款车型的一半,长期保养费用水涨船高,排名末位实属意料之中。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三款混动车型有着相同的整车质保,3年或10万公里是合资品牌的惯用政策。电池质保方面,凌派锐·混动最为慷慨,10年或20万公里基本涵盖了首任车主的使用周期。卡罗拉双擎和e-POWER轩逸提供8年电池质保,质保里程则有所不同。作为后来者,e-POWER轩逸理应拿出更大诚意,用质保消除普罗大众对混动技术的疑虑。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综合燃油成本和保养成本来看,e-POWER轩逸是此次横评中用车成本最低的车型。凌派锐·混动油耗表现同样出色,不过其保养周期较短,长期保养费用偏高,综合用车成本惜败给e-POWER轩逸。卡罗拉双擎保养费用较低,但这无法掩盖城市油耗高的弊端,用车成本高于前两位选手。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在此次横评中,三款混动紧凑型车各显神通,展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从结果来看,横评车型各具优势,但也有着相对薄弱的部分。就让我们按照品牌拼音顺序,对测试车型的优劣势加以总结。

  凌派锐·混动去年完成了中期改款,产品力小有提升。空间表现是其最大优势,乘坐空间比肩中型车,储物空间则让人联想起MPV。动力方面,该车延续了本田i-MMD的传统优势,静止加速和中途加速都是最快的,“锐·混动”名副其实。不过,这款车的减振舒适性不及预期,整体感和隔绝感都比较一般。至于油耗特性,凌派锐·混动更适合城市行走,而不是高速奔袭——纵使i-MMD具备发动机直驱功能。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卡罗拉双擎拥有顶流级别的口碑,是国内最畅销的油电混动(HEV)紧凑型车。它延续了丰田的中庸法则,将均衡作为杀手锏,可谓老少通吃。比起两位日系竞品,卡罗拉双擎底盘质感更显厚重,甚至有了些欧洲味。动力方面,丰田THS驾驶感受全面,堪称混动界的样板间。然而,在对手们日益强大的今天,这套1.8L THS I终究露出了疲态,油耗表现没有优势。想要赢得棋局,引进1.5L THS II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若以“键盘”论英雄,e-POWER轩逸恐怕没什么优势。假如只看参数表,三缸、小排量很可能成为劝退项,但测试结果恰好相反。e-POWER轩逸拥有较强的动力、最低的油耗、最佳的隔音,其他方面也能居于中游。当然,底盘舒适性相对薄弱也是不争的事实,留下了小小的遗憾。综合来看,e-POWER轩逸均衡而不乏亮点,成功上演了一出“长江后浪推前浪”。e-POWER引入国内最晚,却对国情有着独到理解,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混动紧凑型车横评

  编辑点评:

  比金钱更珍贵是知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油价。身处高油价时代,追求低成本用车,混合动力或许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动车型没有续航焦虑,不需要改变使用习惯。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混动车型油费减半(城市工况),部分车型还有着更低的保养费用,帮车主节省了用车开支。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近年来,众多参与者进入混动市场,打破了曾经的垄断局面。仅就混动系统而言,“越新越强”定律逐渐形成,后来者快速蚕食着旧霸主的地盘。除日系外,中国品牌也积极发力,推出了许多素质出众的混动产品。当市场步入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消费者。

精彩内容回顾:

浅析日产e-POWER “两田”之外的新选择

极致平顺的秘密 解析丰田THS混动变速箱

本田锐·混动多车试驾 新i-MMD系统真香

129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