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看名字,恐怕大家很难把眼前这款小车跟十年前的那款“风云”联系到一起,尽管是出自同平台的升级换代产品,但如今已经是脱胎换骨了,这里我和我的同事张磊有着同样的观点,就是感谢奇瑞设计师赋予了风云2出色的外形设计。当然了,只是好看还不行,好不好开也很关键,中看不中用的产品我们不需要,所以今天我们就是来讨论风云2驾驶方面的情况。
这次我们测试的是风云2两厢1.5L车型,虽然说三厢版的实用性会稍强一些,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两厢版显得要更协调一些,三厢版的屁股感觉有些牵强。
这款代号为ACTECO-SQR477F的1.5L四缸16气门发动机是奇瑞自主研发而成,SOHC结构,参数看上去还不错,6000转时可以发挥109马力的最大功率,3000转就可以达到140N·m的最大扭矩,在同级别1.5L、1.6L的发动机当中也小有优势,并且能看出发动机更偏向于在低转速区间内运行。
除了离合器行程有些短之外,风云2还算是开起来很轻松的小车,动力表现和发动机的特性基本相符,起步和低转速阶段都表现的游刃有余,特别适合城市里走走停停的驾驶风格。发动机输出没有什么爆发力,不会有很猛烈的瞬间提速,但是日常驾驶也不会让你感觉很“肉”,属于刚刚好。
风云2的变速箱得到了编辑部很多同事的一致好评,干脆利落的换挡过程让你不必在开车的时候分散更多的精力去换挡,
挂上五挡在城市中巡航,发动机转速很少有机会超过2000转,即使在120km/h的车速下转速也不过3300转,势必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性。而挡转速超过4000转之后发动机输出就表现的不怎么从容了,动力衰退的比较明显,想要速度指针提高到一定程度只有耐心等待,看来风云2并不喜欢这种高强度的驾驶风格。
除了发动机本身偏重低转速输出的特性之外,我们在发动机舱里还看到了一些问题。从图片里能看到空滤是在发动机舱的左侧车头位置,而连接空滤的进气口却一下扎进了大灯下面,试想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需要非常大的进气量,而这样的设计肯定会造成进气不畅,所以说高转速乏力多少也会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
风云2的噪音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好一些,各个速度阶段的成绩都基本上和我们的标准值持平,流线的车身化解了不少风噪,而噪音的主要是来自轮胎与地面的激烈摩擦,相对应发动机反倒是很安静。这里低转速发动机在这里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不过坐在车内你可以清楚的听到那个被安置在角落里的进气口在高速行驶时发出“嘶嘶”的吸气声音。
自主品牌在油耗方面一直都有着优良的传统,风云2的表现也同样没让我们失望,经过了将近200公里的测试,其中有30%非常拥堵的路段,70%的畅通路段,最终成绩为6.2L/百公里,而即使再增加30%的拥堵路段,油耗也不会超过8L/百公里。
我们给予的各级别车型的合理油耗参考值(非硬性指标)
纯经济的微型车:不高于7升/百公里
小型车/混合动力:不高于8升/百公里
紧凑型/轻型SUV:不高于10升/百公里
中型车/中型SUV:不高于12升/百公里
其他车型:不高于15升/百公里
<注1:纯硬派越野车、大型SUV、性能跑车、超级跑车,本站不对其进行油耗测试>
<注2:我们的各级别合理油耗参考值,是以该级别大部分车型为参考。个别非主流车型因尺寸或排量跨级,从而出现大幅度影响油耗成绩的现象,我们另当别论>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
在9月9日至14日的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期间,MINI将巴伐利亚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了MINI专属的闪耀舞台。两款独家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特别版在伦巴赫广场进行了全球首秀,诠释MINI品牌的独特魅力——赛场的轰鸣声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在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开放空间,MINI把慕尼黑的历史广场改造成了伦敦街头:地铁口、米字旗、潮流氛围齐上阵,甚至还原了电影《偷天换日》中MINI冲出地铁口的经典场景。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英伦式幽默在此交织,仿佛把伦敦的脉动搬进了慕尼黑的心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属MINI的活力。
当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近期发布的宝马新世代iX3、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上时,奔驰的又一款畅销车型也在悄然的蓄力中!那在此我就不多卖关子了,没错它就是奔驰全新C级纯电版!
宝马新世代BMW iX3,于9月5日在慕尼黑迎来全球首发。与此同时,其中国专属版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探秘直播,也同步在沈阳开展,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宝马集团研发董事普斯特博士日前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他表示中国是宝马全球创新核心。公司将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世代”车型,深度融合本土生态并针对后排舒适性进行专属优化,全面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