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车与人更加顺畅交流方式
关键词:
【iDrive操作系统的进化】
【自主化安全配备】
车载操作系统一直是宝马研发的重点。现在被宝马广泛应用的iDrive操作系统当年一经推出,就引起行业震动,其他厂家纷纷跟进。iDrive算得上是车载操作系统的开山之作了。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iDrive系统?这对于宝马来说又是一大课题。
在全新7系研发之初,宝马对来自美国、中国和德国的近3000名目标客户进行了细致地调研,然后对iDrive系统进行了全新的升级。
此次升级过程中,宝马按照亚洲消费者的喜好,为全新7系引入了触摸屏功能。空调区域的控制以触摸屏为主,中央大屏幕也具备触摸功能。操作起来类似iPad,非常直观。而曾经的iDrive控制旋钮依然得到保留,来确保新老用户都能够快速实现最便捷的操作,但这就是本次iDrive进化的全部了吗?不!
虽然触摸屏的操作已然足够直观便利,但这并不够酷。宝马工程师这次为全新7系增加了手势控制系统。用户只要通过在中央控制台区域做出相应的固定手势动作,iDrive系统即可做出响应回复,用起来就像在玩体感游戏。这个功能是第一次被应用在量产车型上。至于手势,目前能识别的只有四种。为什么只有四种?因为这四种手势是全球通用且没有歧义的。
驾驶一台车长超过5米的豪华行政轿车精准的停进狭小的车位,这件事对于职业驾驶员以外的用户来说,似乎都不是一项能够信手拈来的任务。但如果能够站在车外遥控停车的话情况显然就不一样了。值得庆幸的的是,宝马终于将这项技术投入到了量产车领域,通过带有触控显示技术的智能钥匙,车主可以站在车外遥控车辆自动进出停车位,而停车过程几乎是自动完成的,车辆不但可以自动刹车,也可以实现10°左右的专项角度修正,而车主只要站在8米开外(车辆长度的1.5倍距离)的安全距离用钥匙控制车子自己停好就可以了。
说到安全,新一代宝马7系所搭载的安全辅助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通过车辆尾部的雷达传感器,安全系统可以针对车辆后方的区域提供尾部碰撞预防措施并对交叉车流予以警告。当系统判断存在被追尾的风险时,车辆将自动点亮高频闪烁的警示灯对后方车辆进行提示;如果碰撞已经在所难免,一系列主动保护机制将开始启动:预紧式安全带将自动拉紧,侧窗与天窗也将自动关闭防止异物飞入车内伤害乘员。
而在狭窄通道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倒车时,交叉车流警示系统会利用车辆尾部的雷达传感器检测车尾垂直方向上的车流,并以声音和后视镜中的LED灯光来提示驾驶者尾部来车方向,搭载了后视摄像头的车型还会在控制显示屏上呈现出车辆尾部的交通状况。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拥堵状况,带有主动侧面撞击防护的车道偏离警报系统与交通拥堵辅助系统也出现在新一代宝马7系的配置清单中。利用车辆前方与侧面的立体摄像头与雷达传感器,车辆可以“感知”路面上的车道边界以及周边行驶中的车辆。当车速低于210km/h时,这一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而在需要变更车道的情况下,系统也可以实时监测侧后方车道的车辆动态,降低侧面碰撞的风险;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经过升级后,还可自动识别路旁的限速标识,只需驾驶者按下按键,就能自动按照限速对车速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驾驶者的疲劳程度。
实际试驾中,全新7系在测试场上完全能够自动驾驶,无需驾驶者的干预。可一旦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会立刻发出警告。让驾驶者掌控全部的驾驶权并享受驾驶乐趣,这才是宝马的哲学。
编辑点评:
本次试驾活动时间不长,但宝马却向我们展示了应用在全新旗舰上的最新科技。按照宝马的计划,本次活动只向我们披露了一部分技术特点。虽然这并不是全新7系的所有看家本领,但也足以让我们提前领略到它所具备的魅力。看来,宝马已经下定决心,准备用全新7系向目前同级别中最棒的产品——奔驰S级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今天宝马在慕尼黑搞了件大事——新世代BMW iX3全球首发,沈阳基地还同步直播了中国版的研发生产情况。这款车今年内就会亮相,2026年正式量产,说是宝马电动化转型的里程碑,一点不夸张。
刚扒完梅赛德斯的最新消息,咱就是说——消失N年的G级敞篷车,要!正!式!回!归!了!这消息一出来,我身边开G级的车友直接炸了,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这波 “王炸操作”!
北京越野旗下的61辆BJ80担任阅兵礼炮牵引车、新闻保障车参加阅兵活动,向世界传递新时代自主科技领先实力和民族自信。据悉,从2019年至今,BJ80先后多次担纲国家阅兵仪式上礼炮牵引车的光荣任务。
宝马这次真的要搞事情了!当国内新能源车企还在纯电和插混里卷得头破血流时,宝马直接甩出王炸 ——全新氢动力X5,2028 年可能就要杀进中国市场!这波操作,绝对是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降维打击!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