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想有所作为,其产品必然得拥有强大的感召力。比如苹果,虽然乔帮主的个性并不完美,但在他的带领下,这家公司却设计出了最棒的电脑和手机。无数果粉们无不趋之若鹜,甚至把使用苹果的产品当做自己的信仰。对于马自达来说,也不例外。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至今,包括现任马自达研发常务董事藤原清志在内的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在转子发动机的感召下,义无反顾地加入这家具有几分传奇色彩的汽车厂家。
可以说,转子发动机之于马自达,怎么也得是个灵魂级的存在。虽然在2012年,随着最后一辆RX-8走下生产线,转子发动机终于因为先天构造而带来的高油耗、高污染、高故障率和我们说Bye-Bye,但在马自达众多研发人员及全球一小搓热爱马自达的车迷们的心目中,转子发动机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即便从2012年以后,这个世界上便再也没有了转子发动机。
这些人心中膜拜的,并不仅仅是转子发动机自身的魅力,更是马自达为了研发转子发动机而付出的艰辛以及表现出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说起马自达和转子发动机的结缘,还真是一个比较悲情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汽车厂也如雨后春笋,瞬间冒出了一大堆——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中国。很快日本政府意识到,过多的小企业并不能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于是推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合并计划。不幸的是,马自达被分到了“死亡之组”:另两家企业是丰田和日产。这三家企业将一起负责生产乘用车。不用想就知道,马自达的实力最弱小,当时的主力产品还只是拉货用的三轮摩托车。与这两家企业合并,基本上等于被判了死刑。
当时的社长松田恒次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企业被吞并,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马自达塑造成一个具有特别技术的高科技企业,这样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恰逢这个时候,汪克尔公布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
那个时候,转子发动机炙手可热,大批著名企业蜂拥而至,哭着喊着要买专利。马自达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去谈专利合作时遭到白眼简直太正常了。但是,为了保命,马自达咬牙,出了个巨高的价格(价格高到不敢写进马自达发展史里),终于买下了转子发动机的生产专利。可以说,走出这一步,马自达的确是孤注一掷。但这在当时却是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了。
兴高采烈的买回专利后,马自达才发现,这个设计其实很不完善。做出来的样机震动巨大,油耗超高,寿命只有几十个小时。马自达顿时就觉得自己被坑了。放弃?不可能!马自达人倔强的性格不答应、瘪瘪的钱包更不答应。于是,一支由山本建一带领的47人攻关团队成立了,专门负责攻克转子发动机的技术难关,史称“转子47壮士”。
听着相当悲壮,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好在马自达的前身东洋工业公司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工业加工能力,二战前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材料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公司的第一个专利就是关于铸铁方面的。
而且广岛一带工业比较发达,相关配套厂家数量多、水平高、还很愿意配合。在这几个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马自达工程师们不懈的追求,转子发动机还真的搞成了。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