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测试 原创]
关于这辆全新迈腾,我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它原汁原味的延续了德国原汁原味的造型设计,基于大众全新的MQB/B平台打造,国产之后轴距进一步加长,为这辆行政B级车的后排带来了更加舒适的空间。我的同事在测试380TSI和330TSI时给出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全新迈腾很有诚意。
而我们本次试驾的是2018款迈腾 280TSI DSG越享型,售价19.79万元。在外观和内饰的造型设计上与380TSI和330TSI车型保持一致,只是配置略低,例如外观上,前大灯采用了卤素光源,内饰上,中控屏幕只是一块黑白显示屏。搭载了基础排量1.4L的EA211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次测试我们将以这台1.4T发动机作为重点,想了解其他内容的读者,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回顾。
本次的试驾车为2018款迈腾280TSI DSG越享型,售价19.79万元。
全新迈腾延续了德国原汁原味的设计,相比上一代车型的车宽有所增加,视觉重心也更低,使得全新迈腾的运动感更加强烈。车身整体依旧采用大众惯用的简约设计风格。
全新迈腾延续了德国原汁原味的设计,相比上一代车型的车宽有所增加,视觉重心也更低,使得全新迈腾的运动感更加强烈。车身整体依旧采用大众惯用的简约设计风格。
中网使用简单的4条横向镀铬饰条进行点缀,而其他排量车型上,最上方为一条贯穿车头的宽幅镀铬饰条。
280TSI全部采用了这种卤素光源的前大灯组。虽然现如今没有LED日间行车灯有点说不过去,但大众的前大灯组设计还是很美观的。另外下方雾灯还会在你转动方向盘时进行补光。
车侧贯穿门把手的腰线锋利、干练,车尾也没有使用过多的线条进行装饰,虽然设计简洁,但车尾的层次感却非常分明。
我们的试驾车并没有配备无钥匙进入系统,在其他排量的车型上,也只有顶配才配备了该功能。
在大众的世界观里,无钥匙进入真的是一个“奢侈”的功能,就像欧洲人认为座椅加热远比电动座椅重要一样。能自己动手的,都不需要配置。在我整个试驾过程中,没有无钥匙进入系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便,不过既然在金钱与配置的抉择中倾向了前者,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双五辐的V字形轮圈造型张力十足,棱角分明的锻造面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轮胎采用韩泰的GINERGY EX系列,尺寸为215/60 R16。
内饰的整体造型依旧是大众惯用的设计风格,不但与其他排量的造型一致,与大众车系同时期的所有车型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千人一面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有些枯燥,但好处在于,你几乎没听过大众内饰不好看的观点。
内饰的整体造型依然是大众惯用的设计风格,简约但实用,用料和做工也都保持着同级领先的水准。与外观设计理念相同,贯穿式出风口将内饰的横向视觉空间拉的很宽。
三辐式方向盘虽然采用了真皮包裹,但手感依然有一点硬。左右两侧锃光瓦亮的塑料饰板似乎在向你诉说着低配车型的命运。
双圆形机械指针仪表配合黑白双色行车电脑。虽然配置略显简单,但大众在这块黑白显示屏上集成了所有驾驶所需的信息。
可能是由于我原本对中控台上这块小巧的黑白显示屏没抱太多希望,所以当我发现它甚至可以显示雷达测距时我真的十分惊喜。
随着对这块小显示屏的深入研究,我才发现什么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内的控制功能丝毫不少,音乐系统支持三种音乐扩展模式,U盘接口还可以直接与手机相连,并且支持歌曲名称显示。
虽然方向盘和中控台都让它看起来是一台低配车型,但实际上,车上必要的实用功能一样不少。包括一键启动、电子手刹、AUTOHOLD、自动启停、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和驻车雷达。
另外,我们所试驾的越享型只是比最低配舒适型多了一个全景天窗,而售价则贵了8000元。个人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
迈腾280TSI的整体设计与其他排量的车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配置上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前大灯、中控台和方向盘等位置,但实际上,一些关乎日常驾驶及安全的常用配置一样不少。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