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评测]
记得2017年初的时候,我曾在这条国内最好的赛道亲身体验过Giulia 200/280,终结了自己从未开过任何一辆Alfa Romeo的历史,除了对Giulia的赛道表现震惊不已之外,只能在Pit房里欣赏带着四叶草徽章的她是那一次试驾给我留下最大的遗憾。而现在,我终于又回到了这里,在开启新一年中的第一天,我终于能与这位异国佳人——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再次相遇。
从我们初次Giulia米兰试驾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了一年时间,而Giulia上赛试驾也已经是去年4月份的事情,当我问及厂方是何原因推迟了Giulia QV试驾活动这么久时,厂方也一脸无奈的表示是国内众多的法规限制和产能问题影响了这台车全面引入国内的进程。
无论怎样,这次试驾活动都是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也就是Giulia 四叶草版(以下简称Giulia QV)在国内的首次试驾,而且此次试驾活动还开放了上海赛车场的全部赛道。由于我们所试驾的Giulia 2017款 2.9T 510HP 四叶草版车型与之前在米兰所试驾过的车型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所以,我们本次主要以赛道体验环节为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该车型的内容请点击下方图文链接。
外观、内饰简洁:
在Giulia QV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为涡轮中冷、变速箱等部件提供散热的开孔,而加宽的前翼子板和侧裙配上QV车型独有的轮圈造型,更使得车身姿态富有战斗气息。
前保险杠下方两个巨大的开孔是专门为内部中冷器提供散热的,在它的两旁还加入了可为刹车盘提供散热的导流槽。
意大利人显然还不太会在前大灯上做文章,Giulia QV的前大灯与普通版的Giulia并没有什么区别。
机舱盖上的两个开口也不是简单的装饰,通过这两个开孔可以将机舱内的空气乱流快速排出到车外,而机舱盖上的两道锋利的线条也起到了快速引流的作用。
车头的碳纤维空力套件内置了电机,在车速超过100km/h时,该空力套件会自动下调大约10°,已达到增强车头下压力的作用,而当车速超过220km/h时,由于作用在车头部分的下压力完全满足继续高速行驶,为了降低阻力该空力套件还会自动收回。
外观的其他部分看似变化并不大,但其实却暗藏玄机,为了减轻车身重量,车顶、前机舱盖和传动轴都采用了碳纤维制成,而为了达到车身前后50:50的重量分布,行李厢仍采用普通的钢材。
左前翼子板上的四叶草徽章是Giulia QV车型的特殊标识,而下方的散热孔则是起到将轮胎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快速排除车外的作用。
Giulia QV车尾处增加的碳纤维压翼尺寸非常小巧,而且中央位置的斜面高度还略有不同,据厂家介绍,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平衡车辆高速行驶下车尾下压力和阻力。
Giulia QV拥有和跑车一样平整的底面,而且车尾还增加了货真价实的扩散器设计,更能帮助车辆提高行驶中的车身稳定性。
从排气口处其实你也能简单的区分Giulia车型,双边共四出的阀门排气是Giulia QV的专属,Giulia 高功率版则为双边共两出,而Giulia低功率版则只有简简单单一个排气口。
之前Giulia车型所配备的倍耐力P7四季胎已经被定性为严重影响车辆性能发挥的直接原因。而在Giulia QV车型上,这方面一点不含糊,厂家为其量身选购了一款耐磨系数仅为60的倍耐力Corsa轮胎,这套轮胎的抓地力非常强大,但其在赛道上的耐久性有些令人堪忧。
虽然Giulia QV车内多了不少提高驾驶氛围的碳纤维装饰和彩色的缝线(缝线可任意搭配意大利国旗色的三种颜色),但当你真的驾驶它之后,整个内饰氛围并不会带给你过分紧张的感觉,一切有关驾驶的设计都会在车速提升之后渐渐得心应手。
双垂表的指针设计强调了Giulia QV强烈的运动基因,而且为了满足其高达307km/h的极速水平,时速表的表底也已经定制成了330km/h的样式。
方向盘手感无比出色,固定在方向盘转轴上的巨大铝合金换挡拨片又可以在任意驾驶状态轻松换挡。如果你对它的材质不够满意,还可以选装那款Alcantara和碳纤维材质包裹的款式。
Giulia QV的驾驶模式增加了“RACE”选项和减震器调节按钮,在“RACE”模式下,减震器会默认调整至最运动的状态,而在“D(动态)”模式下,减震器会默认调整至正常的状态。
我们拍摄的这台Giulia QV试驾车选装了碳纤维座椅,包裹性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不过乘坐舒适性却十分令人满意。另外,座椅还支持电动高度调节,靠背调节为手动。
碳纤维的座椅外壳令人垂涎欲滴,不过工艺确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于竞争对手来说,Giulia QV的内饰工艺是其最大的短板。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