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去年9月雪铁龙云逸C4 AIRCROSS举办的第一次试驾就是我去参加的,这个主打合资入门级SUV细分市场的产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相受年轻人喜爱,内饰个性也算鲜明。不过有一个问题摆在不少消费者的眼前,1.6T车型只有两种配置可供选择,到底应该选顶配还是那个更便宜的配置呢?今天我来给大家答案。
因为此前有过比较详细的试驾和测试,所以在此我不过多浪费篇幅重新介绍,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跳转查看,这次我将着重来体验入门车型的配置是否满足日常使用。
这次试驾的车型是350THP 自动互联网逸智版,也就是1.6T的入门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4.68万元。
首先在外观上其和顶配车型上并没有区别,“小号天逸”的造型相当讨喜。云逸和海外版的C3 AIRCROSS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采用了大量圆角矩形的核心设计元素。
分体的格栅上半部分与车标和LED日间行车灯灯组融为一体,下部则与两侧灯组以三个圆角矩形进行排列,十分有个性的设计。
全景天窗被保留下来,开启面积不算小,对于车内的采光和减少压抑感有着相当明显的作用。
来到车侧,虽然线条与海外版并无差异,但是在车门处增加了黑色下护板与前后轮眉连接起来,而且还设置有装饰件。黑色A、B、C、D柱营造出悬浮车顶的效果,行李架、外后视镜和下门边装饰条将车身分为三部分。
尺寸方面,国产后的云逸相比海外版车身增加了120mm,轴距增加了60mm,达到了2655mm,在同级别中属于一个中游的水平。
轮圈是和顶配车型不同点之一,其采用了16英寸的双四辐轮圈,轮胎选用了佳通品牌,尺寸为205/60 R16。
车尾的设计与车头的呼应程度相当高,虽然都是四平八稳的线条,但随处可见的矩形元素组合在一起甚是协调。
来到内饰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材质方面和顶配车型略有区别,但在造型并没有出入。将核心元素圆角矩形运用到每一个角落。
中控台上部采用硬质塑料,目光所及和经常触摸的位置则采用了皮质进行包裹。虽然触感不是太柔软,但毕竟是皮质。
方向盘并没有采用双色皮质进行包裹,而是采用了黑色橡胶方向盘,手感还不错,多功能按键也一个不少。
灵感来源自滑雪镜的仪表盘功能划分和显示相当清晰。不过中间的彩色液晶仪表变为了单色,一些功能也被省去了。
多媒体系统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来自AliOS斑马智行系统2.0,具备车载4G、在线导航、在线播放以及语音交互等诸多功能。还可以对系统设置个性欢迎语,给系统起昵称。
中控台的储物功能是我一直所喜欢的,放个充电宝和手机什么的都比较方便。
但是内部配置一眼望去还是减少了一些的,例如抬头显示、无线充电、陡坡缓降、驾驶模式选择等。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则变为了选装配置。
小鹏G7你卖23万5千8?等等啊,这是预售价吧?那也不对劲啊,我之前猜你卖23万多,那是因为你用的是图灵AI芯片,但您这Max也不是啊,不还双英伟达Orin-X么?
大号的奥迪Q5L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注意我可说的不是奥迪Q7啊! 这款全新的中国特供燃油SUV,暗藏对宝马X5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咱们挑重点聊。
宝马新世代iX3作为首款Neue Klasse车型,有着诸多亮点。在核心的电池技术方面,它采用了高密度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比目前的方形电池高出20%,这使得iX3 50 xDrive 的EPA续航里程预计达到400英里,在WLTP标准下为800公里,CLTC标准下更是高达 900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续航虽然也很出色,但宝马iX3在续航里程上已经能与之抗衡,而且iX3在豪华感和科技感方面更胜一筹。
一汽丰田bZ5以12.98万起的价格正式上市,看似只比预售便宜200元,实则暗藏“王炸”福利!丰田确实“有点东西”!bZ5把激光雷达、高阶智驾、630km超长续航和21英寸大轮配齐了。预售期500元意向金还能抵5000元购车款,相当于白捡4500元优惠。
大家都说,这是一汽丰田憋了好久的纯电车,它们做电动车速度太慢,现在这车一出来,感觉确实有点东西。这就好比,有人三分钟泡面都嫌慢,有人炖鸡汤能盯砂锅两钟头,重点不是快慢,是知道自己要啥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