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星越在近期受到的关注度很高,它是吉利推出的首款轿跑型SUV,也是CMA架构下的第一款车型。轿跑SUV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星越除了占了个性标签外,它还是继博瑞之后,汽油车再次挑战20万元的吉利车,是目前最贵的吉利品牌的纯汽油车,这款车产品力如何?我们通过今天的试驾向您汇报!
吉利星越已经上市,共有11款车型,包含微混、汽油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售价区间为13.58-21.68万元。而我们试驾的是19.18万元的350T暗黑骑士限量版,以下是车型表:
1.5TD+7DCT 智擎300T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探星者 | 13.58 |
耀星者 | 14.8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2.0TD+8AT 智擎350T | |
车型 | 售价(万元) |
探星者 | 15.58 |
耀星者 | 16.58 |
驭星者 | 18.58 |
暗夜骑士限量版 | 19.18 |
驭星者AWD | 19.5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1.5TD PHEV 智擎400T | |
车型 | 补贴后售价(万元) |
耀星者(56km续航里程) | 18.88 |
驭星者(56km续航里程) | 20.88 |
耀星者(80km续航里程) | 19.68 |
驭星者(80km续航里程) | 21.68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阅读文章太费力,来看看轻松有趣的爱卡试车VLOG:
阅读本篇文章前,我们来看看星越有哪些看点?
1、 轿跑式车身,年轻运动时尚。
2、 CMA架构平台车型,行驶感更高级。
3、 全车储物空间丰富。
4、 2.0T+8AT动力传动组合,澎湃动力。
5、L2级辅助驾驶,驾驶更加智能。
1、外观
因为宝马X6的诞生,轿跑SUV这种车型成为了实用SUV车型中的个性之选。因此,谈到个性,我认为它还是更让90后的消费者所接受,而星越的外观正是这样纯正的轿跑SUV,不是一些SUV魔改的结果。这款车的设计我认为在轿跑SUV的设计里面属于上乘水准,看起来很有品质感。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它的外观。
车型的整体视觉观感浑然一体,从侧面看,无论是横向很是纵向,车身比例很协调。线条的设计感觉有理有据,车身各部位之间的关联感很强。
据星越的设计师介绍,这款车弱化了很多SUV的特征,增加轿跑的感觉。比如车头灯的视觉高度更低,侧面的车身线条更加分明,轮拱更加立体。
外观尺寸对比: | ||||
长 | 宽 | 高 | 轴距 | |
吉利星越 | 4605 | 1878 | 1643 | 2700 |
长安CS85 COUPE | 4720 | 1845 | 1665 | 2705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吉利在星越的黑色车标、黑色中网中加入的一圈红线,看起来很有运动感,有一丝性能车的味道,比如大众高尔夫6代GTI的中网里就有一条红线装饰。
尾部的设计也非常耐看,很雄壮的感觉,配上2.0T车型的双边双出排气,尾部看起来很有力量感。(X边指左右排气布局,X出指一侧的排气管数量)
星越全系采用了前排无钥匙进入和启动配置,这对于上下车时的便利性提升作用很大。
星越是首款配备法雷奥矩阵式全LED自适应大灯的中国品牌车型,它还配备了AFS灯光随动转向系统。这就意味着,不仅你开启远光灯时,灯光还能自动避开对向/同向车辆的区域,防止会车眩光。而且你转弯时灯光追随你方向盘转动的方向。
我们这款19.18万元的星越采用了20英寸的双五辐轮圈,搭配红色的刹车卡钳,视觉效果非常不错,尤其是动态效果很赞。
星越采用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挂,这为它的动态行驶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工程基础。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