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评测>> 汽车术语

悬挂

出处:爱卡汽车网 爱卡汽车网 汽车论坛 汽车报价 [ ]

 
 
扭力梁悬挂

有什么用?

• 结构简单,传力可靠。

• 对细小的震动能够较好地过滤。

 

扭力梁悬挂


不足:

• 舒适性较差,两轮受冲击震动时会互相影响,对大坑洞的反应会比较生硬。
 

扭力梁悬挂


 
代表车型:

    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还是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由于所占面积小,可以腾出更多的车内空间,这点非常适合对于操控性要求不高的家庭车。目前扭转梁的结构使用车型非常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著名的是丰田卡罗拉。
 

原理:

    纵臂扭转梁式非立悬架是专为后轮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组成构成非常简单:用粗壮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之间的硬性连接,再用液压减震器和螺旋弹簧来实现软性连接,以达到吸震和支撑车身的作用,而圆柱形或方形扭转横梁连接至左右车轮。

    从其构造来看,由于左右纵摆臂被横梁连接,因此该悬架结构还保持着整体桥式悬架的特性,这就使得纵向拖臂所连接的车轮在运动过程中外倾角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会使前轮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不过连接左右纵臂的横梁在连接处可转动,这便在一定程度上让左右车轮在小范围内分别运转而不干扰到另一侧车轮。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系统是目前国内继麦弗逊式悬架之后被用及最多的悬挂系统,这种悬架类型都被用在后轮上。基本原理是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这样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出相应的跳动,再由平衡杆的作用使得车辆保持平稳。但是这种悬架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左右车轮被固定在了同一根扭力梁上,所以它们在运动时会相互牵扯,因此使用这种悬架的车型在操控性与舒适性上都比较差。
 
 

扭力梁悬挂


 
扩展阅读:

    在小型汽车后悬挂上运用得非常普遍的扭力梁,通常被归类到“半独立”的类别。严格来说,从汽车工程的角度来看,扭力梁悬挂的导向机构就是一整块左右轮共用的“H”形或“C”形的构件,形式上与硬轴式悬挂类似。只不过它运动时,左右两侧的拖臂,会因为扭力梁本身有些许的弹性,而使左右轮的动作有一定的独立度。由于车轮的导向机构是拖臂式,因此主销前倾角的变化规律与算作独立悬挂的拖曳臂相同。因此,扭力梁所谓的“半独立”,是来自于扭力梁本身的弹性,一旦将扭力梁的结构进行加固,也就意味着这些许的弹性也没有存在的空间,如果扭力梁不能有轻微的形变,也应该被称为非独立悬挂了。

扭力梁的性能

    在CTCC赛场上,海马Z1车队的赛车未必是马力最大的,但弯道上的实力令其他车队望而生畏,这就是因为1600CC组别的赛车,除了海马车队以外,其他的赛车都是使用扭力梁式后悬挂,因此在弯道方面输给了“类麦佛逊”的海马赛车。扭力梁占用底盘空间少,对于需要“小车身大空间”的小型车种而言,其紧凑的结构有着无比的吸引力。不过其行驶性能就强差人意了,由于其运作方式接近非独立悬挂,因而无论是滤震性还是操控性,都远不及传统的独立悬挂。此外,在转弯时,扭力梁会因为左右侧的差动,而使得后轮与前轮“较劲”,转向性能较差。而且由于扭力梁是整体式的,轮子的主销内倾、主销后倾(调节扭力梁高度可以改变)以及束角等参数,无法通过常规性手段来主动更改,操控性方面,可塑性也相当有限。说白了,扭力梁的存在价值,也就是“省地儿”。

扭力梁的趋势

    在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德国的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就展示了新设计的扭力梁后悬挂总成。一般的扭力梁后悬挂,后轮的制动桥、车轮轴承全都集成在扭力梁的臂上。而ZF所展示的新技术,则是把扭力梁与后轮Hub独立开来,也就是说,后轮的Hub是一个半活动部件,被固定在扭力梁上。可以通过改变Hub的固定点,来修改后轮的静态定位数值。这对于改善扭力梁行驶性能,尤其是弯道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前束、主销内倾等参数来改善。不过,对于成本低廉的传统扭力梁悬挂,新技术的量产成本,会是一个影响车厂是否采用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