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要素二:车辆的安全
如前所述,日本车总是让人有种安全性低下的感觉,就算欧美等国最新公布的碰撞测试成绩中,日本车(特别是本田)的安全性能不但在受测车辆中拔得头筹,甚至超越一些豪车品牌,但仍无法说服重视安全的消费者购买,因此本田特地向我们开放了位于坜木县的碰撞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于2000年成立,共有8条放射状轨道,可以实现0、15、30、45、60、75与90度(侧撞)撞击角度。撞击实验室的规模与设备在全球车企中名列前茅,也因为如此,这次的撞击实验室之旅规定所有的媒体都不能携带摄影器材进入拍摄。
既然来到了撞击实验室,当然不能进来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摸摸西看看就走了,当然要安排一场撞击测试让大家见识本田的安全科技。更特别的是,这次上场的两辆车,分别是广汽本田雅阁与东风本田CR-V。本田中国特地从国内将这两辆车运至日本,撞完了还得将这两辆车运回国内(因为日本的废弃物处理费太贵了),包含运费与测试费用,这场仅仅30秒的“碰撞秀”就得要价一百多万元(包含车辆费用),真可说是花费巨资。
这次碰撞测试的条件为:两辆车皆加速到50km/h(实际上CR-V的时速为49.9km/h),撞击范围为50%偏位撞击。撞击结束后,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碰撞现场观察车辆情况,接着开启四扇车门,毫无意外地,两辆车的车门皆可正常开启,说明了客舱结构完整,乘客的生存空间完整的被保留下来。
如果只看这两辆车的外表,可能有人会认为发动机舱都溃缩到只剩下一半了,这车安全吗?不过这正是现代车辆的设计思维,在时速50km/h对撞的情况下,发动机舱的功能是用来吸收撞击能量,若过于执着保持车体结构完整性,势必无法吸收强大的冲击能量,并无法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性。
许多人购车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车皮越硬越安全,但却没考虑过过硬的外皮反而容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而本田的安全理念是保护人的安全,所以车辆的外层结构通常比较软,这不代表车辆的安全性不佳,因为确保安全的是车辆内部的结构。但本田也表示,今后会考虑强化车辆对应轻微碰撞的能力(约为5km/h以下),但这是为了要减少车主的维修成本。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