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图腾般存在的路虎卫士,发现车系也是路虎家族中最具实力的越野能手。然而于去年9月发布的第五代车型却在遵循着前辈们专注户外运动的足迹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豪华感与舒适性的升级改造。用路虎自己的话说,创新性的改变使新一代车型能够以更全面的实用性表现来面对城市用车环境中广泛的家庭消费者。那么问题来了,脱胎换骨的发现5还能否延续前辈们在越野领域的辉煌?为此,我来到了美国犹他州的锡安国家公园寻找答案。
比起品牌旗舰车型路虎揽胜(1970年问世),发现车系的诞生(1989年问世)则要晚了近20年的时间。但你不得不承认,自诞生之初便身怀出色越野功底,并在随后的27年间不断修炼内在品质的发现同样是路虎品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硬派SUV。
● 第一代路虎发现(1989年-1998年)
发现生命的起点源自于路虎对车型阵容的扩充,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填补品牌在中型SUV市场的产品空缺,路虎于1989年正式推出了第一代路虎发现。那是一个被称之为Project Jay(“杰伊计划”)的新车开发计划。第一代发现与路虎揽胜共享了底盘和大部分行走机构,在收获不俗越野性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比揽胜更高的性价比。
从初代车型开始,简洁硬朗的造型便奠定了发现车系始终坚持以强大越野性能支持下的全能表现为核心价值的开发理念。
● 第二代路虎发现(1999年-2004年)
初代车型问世的十年后,第二代路虎发现被正式推向市场。尽管在外形上总体沿袭了第一代车型的设计风格,但采用梯形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以及在改款车型上配备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和陡坡缓降功能都使第二代路虎发现的越野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梯形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真正将第二代路虎发现打造成为了一台越野利器。
● 第三代路虎发现(2004年-2009年)
2004年发布的第三代车型距离第二代发现的推出仅过去了5年,对于发现车系的更新换代,路虎的工作效率明显加快。这一次,全新的设计语言让发现建立了一个较新的外观形象。同时,第一代全地形反馈系统和陡坡缓降等电子辅助系统的上身也进一步强化了第三代路虎发现的道路通过性。
首次应用的空气悬挂系统在保持车辆良好越野性能的同时,极大优化了第三代发现的驾乘舒适性。
● 第四代路虎发现(2009年-2016年)
同样是在五年的产品生命周期之后,第四代路虎发现于2009年正式取代了此前的第三代车型。此时车辆的外观设计已经具备了更为显著的家族化特征。并且,豪华感和舒适性的提升也一并保持了同步,内装用料的考究使第四代发现内在品质的表现更为出众,另外,车内舒适性配置也得到了有效补充。
更精致更豪华的第四代车型并没有背离围绕越野性能的开发主旨,更先进的路虎全地形反馈系统和更多电子辅助系统及舒适性配置的加持,令路虎发现在城市道路上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整体表现。
● 第五代路虎发现(2016年-今)
焕然一新的外形让第五代路虎发现从作风硬朗的硬汉形象转变成为一个精致帅气的型男。不仅如此,画风大改的同时,承载式的车身结构也被重新启用,其目的和最终效果显然是为新一代发现提供可媲美豪华轿车般的驾乘舒适性。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发现家族历经28年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2016年正式发布的第五代车型,从内到外都表露出发现向城市化倾斜的发展战略。但新车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强大的越野性能与空间实用性仍是支撑发现车系发展前行的基石。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
说到燃油车想省油,想省点用车成本,大家一定会说了:“加块电池不得了”。理是这么个理,但这背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售后成本,哪样不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背着抱着一边沉。那有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方法呢?答:换成柴油。
8 月 29 日,第 28 届成都车展盛大开幕,东风新旗舰 —— 东风风神 L8 正式宣布上市,其限时置换价仅需 11.39 万元起(可叠加享受国 / 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