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原创 试驾]
前言:国人对于跑车的需求更多在于拉风,或许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理解Roadster的准确含义了,而至今又有谁能保留Roadster的真谛呢?帆布软顶敞篷结构、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等等,是保时捷还是名爵TF?不过看看他们在国内的销量,就明白,我们更多时候需要的并不是一款冬凉夏暖的软顶敞篷车,而是在需要的时候足够拉风、不需要的时候足够保暖的双门跑车,当然,跑的越快越好!
全新宝马Z4的诞生正是基于以上角度,这是宝马首次在Z系列小型跑车中使用硬顶折叠机构,以往的Z3、Z4以及Z8都保守的采用软顶敞篷,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概念的坚持,但面对诸如SLK等小型硬顶敞篷车的热销,宝马这次终于坐不住了。
如果使用硬顶敞篷是一项突破的话,那新Z4的车身设计则完全建立在宝马的传统风格上。老款Z4那长长的车头令人过目不忘,无论50:50的车身配重是否那么准确,坐在后轴附近驾驶是以往不曾体验过的。新Z4将这一系列特征原原本本的继承了下来,只是加入了宝马最新的设计元素。
很难想象失去双肾格栅的宝马会是什么样,相信宝马的设计师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在推出新车型时将肾形格栅一再的放大,新Z4自然也不例外。新的车头造型更具冲击力,新的格栅设计不光更大,还占据了车头将近一半的宽度。
黑夜中如果身后飞驰而过一部大灯闪着四个光圈的车子,想必任何人都能意识到是著名的宝马天使眼,而天使眼是宝马开创的一代风潮,在有了天使眼之后,竞争对手们才纷纷在大灯上用各种光影营造出各自的独特标识。
车头部分有太多刚硬的线条来突出新Z4独特的力量感,引擎盖上的源自头灯的两条棱线延伸至车身侧面,长车头短前悬是宝马一贯的设计比例,这也是出色的驾控感受的来源之一。在细节上,新Z4放弃了老款将转向灯与蓝天白云标志放在一起的做法,因为在新车上,sDrive 35i这一新的命名也要在那里显示。
源自车头的线条在前门附近戛然而止,由另一道弧线延伸至短小的车尾。富有霓虹色彩的LED尾灯也是车尾的亮点之一,与更高级的6系和7系一脉相传。上翘的尾部营造了类似尾翼的视觉效果,不过很显然,行李箱如何打开并收纳铝质顶配是被关注的焦点。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