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驾驶凌派的确是一件比较轻松惬意的事,无论是转向、油门还是制动踏板的力度都比较轻盈,但并不是那种毫无质感的轻飘模糊。在这一点上凌派与飞度、锋范等一干本田小型车的质感有些接近。
油门踏板行程适中,反应也比较积极,但在转速指针达到3000转之前凌派也只会以不紧不慢的从容姿态提速,与推背感无关。3000转之后无论是发动机声线还是提速感都会有所提升,但前者的变化会更加明显。
总体来说,除了发动机噪音在高转速区会令人感到稍许不快外,不论你以平和或是粗暴的方式对待凌派的油门踏板,其整体加速质感不会出现太大的反差,平顺线性是主基调,这样的调校方式或许会让有过小排量涡增车型驾驶经验的车主感到“有些肉”,但对于将其选为家庭首部车的消费者而言则足够宽容,确实符合其舒适的定位。
凌派的制动调校可能会让不少人在初次与其接触时感到不适(包括很多本田车主也一样),首先其行程设定非常长,这也造成其悬吊式制动踏板的起点位置稍高,遇到拥堵,脚尖得一直翘起,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劳。
另外尽管踏板力度比较均匀,但制动力输出却算不上线性,感觉上前60%的踏板行程量只会输出40%左右的制动力,遇到前车比较紧急的制动就需要驾驶者大力将制动踏板踩到底。
这样的设定很容易让人在刚接触凌派时对其制动没有信心,认为会“站不住”,但事实上后40%踏板行程的制动输出还是相当有力的(所以其制动成绩还不算难看)。个人认为本田如此设定同样是出于舒适的考量:一是考虑到城市用车走走停停的路况如果将制动调的过于敏感和积极会影响到舒适性和驾驶节奏;再者凌派的避震调校偏软且行程较长,前悬支撑度比较有限,如果制动初段就给予较大力度的话会频繁出现点头现象,同样不利于驾乘的舒适性体验。可这样一来,对驾驶者也会相应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尽量不要与前车距离过近和提前预判前方路况等。
前面提到过凌派的转向设定较轻盈,对于一款定位舒适性的家用车型来说这肯定算不上是缺点,但凌派的方向盘回正力却有些不足,经常出现转向之后方向盘无法线性均匀的自动回正,需要驾驶者手动拨回。
凌派的避震在保留了本田车型一贯能够提供较清晰路面信息的特性基础上向舒适性倾斜更多,这一点在过滤路面坑洼颠簸方面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在高速过弯时能感觉到避震的支撑度稍显不足,而且凌派超过1.5米的车身高度在同级车中着实有些“超班”,因此过弯侧倾较大,车身姿态不够从容。
再加上凌派的座椅包裹性一比较一般,此时车内人员的坐姿会比较尴尬。不过尽管避震行程偏长且调校偏软,但1.3吨左右的车重带来的稳定感让其在高速行驶时能给与驾驶者更多的信心(尤其是与各种大型货车擦肩而过时)。
凌派在怠速状态和低转速区间时的静音表现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明显还要好于本人的那辆八代雅阁),但在拉高转速时发动机的噪音分贝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并传递到驾驶舱中;而当车速超过100公里时风噪也有明显提升的趋势。
结语:经过一番测试体验,凌派用实际表现回答了文章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侧重舒适性的产品定位不仅仅体现在空间和配置上,凌派的动力和底盘调校以及实际动态表现也同样与其定位相吻合。而国内消费者对待这样一款为其量身打造的车型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据说凌派7月份刚上市销量已经破万,看起来本田的这一步棋又走对了。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