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驾的全新一代日产轩逸,搭载了第三代代号为HR16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69Nm,相比第二代HR16发动机在最大功率上提升了9kW,峰值扭矩上提升了1Nm。在发动机技术上,HR16发动机增加了GT-R级镜面熔射缸孔技术、e-VTC智能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 制技术、TCV智能扰流控制技术、EGR冷却循环再燃烧系统、智能主动进气格栅、ECO模式和ISS智能启停系统。
轩逸全系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69Nm。
底盘方面,轩逸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基于日产-雷诺联盟CMF超级模块化平台打造的全新一代轩逸,将整车的5大结构进行了整体提升,车身的4个结构分别为:发动机舱、座舱、前部底盘、后部底盘,最核心也是整车中枢系统的电气架构也进行了升级,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新架构除了有利于提升整车的稳定性,也更有利于应用更多日产的先进技术。
发动机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正常模式下的油门调校十分敏感,以弥补小排量发动机低扭的动力不足。起步时并不会给你乏力的感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在轩逸上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我想这也能说明工程师对于第三代HR16发动机动力表现足够有信心吧。
CVT变速箱的平顺性表现自然不必多说,对于急需动力时的“降挡”动作执行的非常坚决,转速会被刻意维持在3000rpm左右,以弥补小排量发动机中段动力偏弱的现象。
转向系统的表现上,相比现款轩逸,全新一代轩逸的转向手感更轻盈,转动阻尼更均匀,回馈力度调校的更加适中,指向也还算准确。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没有太大的亮点。
动力虽然算不上强劲,但整体的动力输出却是十分畅顺的,并且发动机舱的隔音水平还是比较出色的,正常加速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发动机大力嘶吼的噪音,整车的NVH表现还是值得称赞的。
底盘调校仍是偏重舒适性,悬挂的前段比较柔软,后段富有一定韧性,整体属于偏重舒适性的调校。悬挂的阻尼设定同样也是偏重于舒适性的体验,底盘对于震动的过滤也比较积极,后悬挂在通过沟坎时对于弹跳的抑制还是不错的,表现出了极高的底盘完整性。
编辑点评:
经过了这一整天的试驾以及试乘体验,我想对于这台全新一代日产轩逸,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作为“后来者”的全新一代日产轩逸,的确在外观、内饰等等方面,比起现款轩逸经典,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动力及底盘表现上,也给予了我们不小的惊喜。但面对像雷凌、思域以及即将上市的老对手卡罗拉,全新一代日产轩逸能否真正的“后来者居上”呢?我是对轩逸充满信心的,真心期待全新一代轩逸能在未来上市后能有个合理的定价,同时拥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往期精彩试驾文章回顾:
自特朗普宣布美国开启“高昂关税”措施后,诸多汽车品牌也陆续开启对加征高昂关税的反击。同时沃尔沃汽车也于近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停售品牌旗下“S90”车型,而消息人士对此也表,沃尔沃宁愿停产这款车型,也不愿应对关税。同时品牌旗下近期发布的ES90纯电动版车型,也将不会向美国市场提供销售;新车将在中国市场进行投产,目前已在欧洲市场开启预订工作。而沃尔沃官方也表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至2026年陆续拓展至其他市场。
比亚迪王朝网全新车型唐L上市,推出DM混动与EV纯电两种版本,唐L售价22.98万-28.98万元。新车以混动长续航、大七座空间和智能化配置为核心卖点。
4月9日,上汽大通G50混动版上市,领航版售价13.98万元,旗舰版14.98万元。新车以“真大空间、真低油耗、真长续航”三大核心卖点,直击用户出行痛点。
如果说现款凌渡L长了一张经典的大众扑克脸,稳重中带着“莫挨老子”的那劲儿。那新款就是引擎盖下藏了个“微笑唇”中网,配上全新开眼角LED大灯,更活泼,更平易近人。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