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驾的全新一代日产轩逸,搭载了第三代代号为HR16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69Nm,相比第二代HR16发动机在最大功率上提升了9kW,峰值扭矩上提升了1Nm。在发动机技术上,HR16发动机增加了GT-R级镜面熔射缸孔技术、e-VTC智能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 制技术、TCV智能扰流控制技术、EGR冷却循环再燃烧系统、智能主动进气格栅、ECO模式和ISS智能启停系统。
轩逸全系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69Nm。
底盘方面,轩逸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基于日产-雷诺联盟CMF超级模块化平台打造的全新一代轩逸,将整车的5大结构进行了整体提升,车身的4个结构分别为:发动机舱、座舱、前部底盘、后部底盘,最核心也是整车中枢系统的电气架构也进行了升级,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新架构除了有利于提升整车的稳定性,也更有利于应用更多日产的先进技术。
发动机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正常模式下的油门调校十分敏感,以弥补小排量发动机低扭的动力不足。起步时并不会给你乏力的感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在轩逸上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我想这也能说明工程师对于第三代HR16发动机动力表现足够有信心吧。
CVT变速箱的平顺性表现自然不必多说,对于急需动力时的“降挡”动作执行的非常坚决,转速会被刻意维持在3000rpm左右,以弥补小排量发动机中段动力偏弱的现象。
转向系统的表现上,相比现款轩逸,全新一代轩逸的转向手感更轻盈,转动阻尼更均匀,回馈力度调校的更加适中,指向也还算准确。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没有太大的亮点。
动力虽然算不上强劲,但整体的动力输出却是十分畅顺的,并且发动机舱的隔音水平还是比较出色的,正常加速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发动机大力嘶吼的噪音,整车的NVH表现还是值得称赞的。
底盘调校仍是偏重舒适性,悬挂的前段比较柔软,后段富有一定韧性,整体属于偏重舒适性的调校。悬挂的阻尼设定同样也是偏重于舒适性的体验,底盘对于震动的过滤也比较积极,后悬挂在通过沟坎时对于弹跳的抑制还是不错的,表现出了极高的底盘完整性。
编辑点评:
经过了这一整天的试驾以及试乘体验,我想对于这台全新一代日产轩逸,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作为“后来者”的全新一代日产轩逸,的确在外观、内饰等等方面,比起现款轩逸经典,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动力及底盘表现上,也给予了我们不小的惊喜。但面对像雷凌、思域以及即将上市的老对手卡罗拉,全新一代日产轩逸能否真正的“后来者居上”呢?我是对轩逸充满信心的,真心期待全新一代轩逸能在未来上市后能有个合理的定价,同时拥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往期精彩试驾文章回顾: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
说到燃油车想省油,想省点用车成本,大家一定会说了:“加块电池不得了”。理是这么个理,但这背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售后成本,哪样不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背着抱着一边沉。那有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可取的方法呢?答:换成柴油。
8 月 29 日,第 28 届成都车展盛大开幕,东风新旗舰 —— 东风风神 L8 正式宣布上市,其限时置换价仅需 11.39 万元起(可叠加享受国 / 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