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前驱车的抵触,就好像饕客对着家常小炒,都很好吃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前驱车一样能开,而且空间还很大,但是那种“推着跑”的感觉变成了“拽着跑”,一切都变了。
为了验证前驱的2系Active Tourer能够还原出几成宝马底盘精髓,我带着一辆218i Active Tourer来到了京郊的山路,准备在山路上将这辆前驱小车推到性能极限。
单车跑山总是有些许孤独,于是乎我就邀约了我的同事“校长”(这位帅哥负责爱卡网上驾校,因此得名)来和我一同感受这款前驱车。
在得知我们要感受的是一辆前驱宝马之后,“校长”从他家的车库里挑选出了一辆和我的218i Active Tourer等级相近、动力水平相当的116i来当做标杆。
“有了对比就能更明显的知道前驱和后驱车的差别了,对吧?”校长嘿嘿笑着说。
我知道,同样是宝马粉的“校长”是想来看我的乐子。想让我欣赏他远去的尾灯,一定是这样。
在我遭受到“校长”的鄙视之后,一旁的218i Active Tourer也同样受到了116i的鄙视。虽然我也不是很看好前者,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少现在和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是队友。结果怎样不重要,至少不能输在气势上。
218i Active Tourer与116i不仅驱动形式不同,甚至连发动机都有着缩水。直列三缸1.5L涡轮增压发动机,与116i那台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唯一相同的,只有双涡管单涡轮的技术而已。
好在218i Active Tourer虽然气缸数量比116i少一个,但在输出功率上却一点都不含糊。在1250~4300rpm的转速区间内能够保持220Nm的扭矩输出,4400rpm时迸发出100kW(136PS)的最大功率,这两个峰值都与116i一模一样。巧合吗?
218i Active Tourer的排气管与116i一样,都是左侧单出,虽然气势上没有占到优势,可声音还是很好听的。
我还发现了218i Active Tourer的一个小细节——前保险杠两边各有一个小导风口,能够将空气导流到前轮眉带走多余热量,为刹车系统降温。这一点在116i上可没有啊!
我向校长炫耀我的发现,“校长”冷冷的说:“我是后驱。”你们看看,仅仅四个字儿就把我打发了。
追随着“校长”跑山了一段路程,我渐渐的摸到了这辆前驱车那与众不同的性格。218i Active Tourer有着标准前驱车的特性,这点不可否认。由于发动机属于小排量增压的形式,我每次需要提速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好动力输出的迟滞时间。我在弯中就全力踩下油门,然后等到车身真正出弯之后正好赶上扭矩爆发,趁势绝尘而去。
在我开后驱车过弯的时候,只需补一脚油门,然后回方向就能让车尾轻松的滑起来,潇洒的甩过弯道。我起初认定前驱车不用担心甩尾的问题,只需注意推头问题就妥了,而218i Active Tourer立刻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与218i Active Tourer一起跑山的时候,我发现只要不关DSC电子稳定系统,就根本不会出现前驱车应有的推头现象。而且高速入弯时狠打方向,较轻的车尾竟然能够甩起来,218i Active Tourer短轴距的优势尽显无疑!即便是沉重的车头负责驱动全车前进,在转向时依旧没有丝毫逊色,基本做到了宝马后驱车型“指哪打哪”的精准。
活跃的车尾能够紧跟车头的去向,没有其他前驱车的拖拽感,这点让我大感意外。可最意外的人要数“校长”了。他和它的116i就在我旁边,我不超他也不会被他甩掉。
实际上,我除了意外还有更多的惊喜,而“校长”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是不解。他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又高又壮的前驱旅行车,怎么就咬住了他后驱车的呢?
保持合适的速度入弯,保持住油门深度然后瞄准出弯路线,218i Active Tourer能够很好的理解我的意图,且尽其可能来完成我的要求。刚入弯时就会出现响胎,我不依不饶的继续蹂躏油门踏板,轮胎在继续尖叫,可车辆却没有任何失控的迹象。
当然,我也可以对他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比如说更高的车速和更险的弯角,不过那就需要更大的缓冲区了。你懂的。
告一段落之后,我对218i Active Tourer的偏见被惊喜冲淡了不少。一台前驱MPV能够达到这样的山路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我之前驾驶奔驰B200时没敢这样跑山。
话又说回来,又有多少人会用这样一台前驱MPV去跑山?车里载着家人、后排的儿童座椅上坐着家中的新成员,谁还会去挑战极限呀?我想肯定没有,即便218i Active Tourer完全能够胜任,也不会有人这么做。
在今年,江淮皮卡发力10万元级皮卡市场,推出江淮T8劲擎版。新车定位时尚商用皮卡,10万级商用皮卡也是国内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本次江淮T8劲擎版针对车主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的核心需求、重要需求以及基本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满足,并且相比同级竞品具备多项独有优势,展现出不俗的质价比和出色的市场竞争力。
昨天,零跑B01预售了,一共5款车型,10.58万到13.58万,不过您这价位,我这能说不够零跑啊,你同平台的B10,起售才9.98万,那还是个SUV,您这轿车卖的比SUV贵,说不过去吧?
宝马计划重启增程动力系统,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是即将换代的第六代X5!最近外媒的爆料,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现在热度下去了,我来聊聊大家关心的!下一代X5的增程版应该也会国产,之前的环评文件公布了一些信息,iX5代号G78 BEV,X5汽油版有3个代号,G78 ICE、G65 ICE、RE G65 ICE,G78代表长轴距版,G65和海外一样,那个不显眼的RE大概率就是增程版,从代号来看可能还是标轴,不过最终增程版是标轴还是长轴不好说。
旗舰轿车ET9同款电机,900V高压架构、240L容积前备舱、空气悬架、米其林PS轮胎。就这几样听着就很厉害的东西凑一起,真卖35万,它犯毛病么?
奇瑞风云A9L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妥妥中大型轿车。预售15.99万-22.99万,三款前驱,一款4驱。我觉得买这C+级轿车,也不是为了运动,四驱没啥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