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专业测试 原创]
近几年,20万左右的中型SUV市场可谓是相当火热,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合资品牌厂商在这个领域几乎都有涉足。比如:别克的昂科威(参数|询价)、丰田的汉兰达(参数|询价)、本田的冠道(参数|询价)/UR-V(参数|询价)、福特的锐界(参数|询价)、大众的途观L(参数|询价)、雪佛兰的探界者(参数|询价)等等,这些车几乎都是全新车型,或者也就刚刚上市。可见,竞争相当激烈。而昂科威是国内较早推出的20-30万元区间内的中型SUV,也是上汽通用别克旗下的第一款中型SUV车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国内对中型SUV的认知还不太明了,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去选择已经比较成熟的紧凑型SUV。可以说,上汽通用算的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时至今日,昂科威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在中型SUV市场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最近上市的几款竞品车型实力都非常强,已经上市快3年的昂科威能否招架得住?笔者也很好奇,所以拉来了刚刚上市的一款全新车型——斯柯达柯迪亚克(参数|询价)。同样作为旗下的第一款中型SUV,上汽斯柯达对柯迪亚克寄予了厚望,上市之前的预热可谓铺天盖地。前不久刚刚于上海车展的第一天上市亮相,公布售价为:18.98-26.98万元。动力上提供有1.8T和2.0T两款不同排量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方面全系均匹配了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且依据动力和配置的不同分出了6个型号。是驴是马,一起拉出来遛遛吧。
作为一款全新上市的车型,柯迪亚克能否与老将昂科威之间分出个胜负?本篇文章将给你详细的参考,那么,你们现在究竟看好谁?
两款车都定位中型SUV,昂科威上市较早,那时候对标的竞品车型很少,而之后研发的新车都会参照市场上已有的竞品。所以,柯迪亚克尺寸比昂科威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外观对比
从2007年上汽大众斯柯达推出第一辆国产明锐(参数|询价)至今,斯柯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当中有不少曲折。不过,在看到这款全新中型SUV之后,我觉得斯柯达很快就要翻开新的篇章了。
昂科威从2014年上市至今,斩获无数大奖,也获得了极高的销量,主要归功于其出色的外观设计和不错的车内空间,以及推出后竞争不怎么激烈的大环境。但面对这么多新车型,昂科威显然坐不住了。
最新上市的几款斯柯达新车型,都使用了这种3D立体式的多条幅进气格栅,并且在质感的营造上比其他对手都要好。昂科威也依然继承了别克家族品牌的精髓使用了多条幅格栅,不过两车“撞衫”了。
大灯造型上,两车都融合了自己品牌的设计元素,柯迪亚克偏向细长、刚毅,独特的LED灯带提升档次,也极具辨识度。灯源方面,柯迪亚克为LED,昂科威为传统的卤素灯泡。
前保险杠下方,从实用性和美观度两方面考虑,两车都有着突出的前唇,柯迪亚克使用了亮银色装饰条,看上去会美观些。而昂科威则露出了黑色的塑料本体,没有装饰,看上去比较粗犷。
我们看车时的第一眼印象往往会将视觉重心落在车头上,发动机盖上部的线条设计也十分重要。柯迪亚克保留了斯柯达车型的传统,两条凸起的鼻线从Logo处一直延伸到后部,力量感十分明显。
昂科威的车头造型与其他别克车型一样,饱满、敦实,没有多余复杂的线条,看上去就像个憨厚的大胖子。
全景天窗是一项非常吸引人的配置,厂家往往也将其作为一个大的卖点。柯迪亚克全系标配,昂科威除最低配外也都配备了。尺寸上,两者相差不多,采光面积均为1㎡左右。
对比的这两台车售价均为23万元左右,在各自的车型定位中都为中配,也都是主力销售车型。柯迪亚克轮胎尺寸为235/55 R18,昂科威轮胎尺寸为225/65 R17,并都采用了多辐铝合金轮圈。
昂科威的前风挡和发动机盖夹角较小,营造了流线型的迎风面,理论上,高速行驶时会减小风阻。柯迪亚克则是典型的德系风格,棱角分明,车头力量感十足。
车身侧面,两车都有着高腰线的提臀设计,让整车看上去敦实、健壮。
柯迪亚克的腰线从头到尾没有什么起伏,几乎是平行于地面的。而昂科威的腰线从前翼子板开始就一直上扬,形成俯冲的视觉效果。
从全新速派(参数|询价)开始,斯柯达车型就在大灯的设计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颇有造诣。不再是简单地满足功能性,在设计上也颇有看点,实车的质感非常棒。
凭借着20.98万这样极具冲击力的售价,传祺E8的下探相信能够吸引不少下沉市场的用户关注。综合来讲,E8比市面上任何一款合资MPV都更适合家用。
近日,一组哪吒L的预告图在网络上被曝光。新车将成为继哪吒S及哪吒GT之后第三款山海平台车型,同时也是该平台的首款大五座SUV。
2023年12月8日,一汽奔腾正式公布了新款奔腾B70的官方指导价格。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12.99-13.79万元.
极越02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新车内部代号为“Venus”,定位为纯电轿跑车。这款车曾以集度ROBO-02为名在2022广州车展上亮相。
12月6日,小鹏发布公告,大众汽车对小鹏投资已经完成根据授权发行新股合共9407.9255万股,认购总额约7.05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