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测试 原创]
今天是除夕,如果你打开爱卡的app或是首页,我会很感谢你,在和家人团聚的时候还不忘关心爱卡的消息。
虽然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回顾今年(鸡年、丁酉年),有哪些曾经测试过的车型值得令人回味?不知道这些车型有没有您喜欢的?或者您早已成为车主?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今年有哪款车让您印象深刻。
可能很多人以为编辑们大概只喜欢性能车,其实不然。经过我们的调查,编辑们试过印象深刻的车款,包括了SUV、MPV、混动车、皮卡等等车型。我们将在今天(除夕)和明天(大年初一)推出我们的回顾内容,今天为您送上的是上集。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首先就由我:张立祥,说说我在今年试过印象深刻的车型吧。它们分别是:马自达MX-5、丰田Noah和丰田C-HR。
MX-5/MX-5 RF
“随手可得的乐趣”,这是我选它的理由。本车已经在国内开始销售(MX-5 RF),限量500辆。不知道您是否成为1/500的幸运儿?和停止引进的86/BRZ相比,MX-5开起来令人轻松自在,没有那么“战斗”,这是MX-5和86/BRZ最大的不同之处。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除了MX-5 RF,我也曾经在筑波赛车场体验过日规的1.5L右舵车型,两者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说1.5L车型才是MX-5车系真正的精髓,但我觉得那是经过比较之后的结论,而且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例如我就比较喜欢2.0L车型。在低速扭矩上的表现,2.0L车型明显比1.5L车型要来的更好。但也有些人认为1.5L车型拉转速的感觉比带感,高转速比较活泼,2.0L车型反而给人一种后继无力的感觉(长冲程发动机特性)。
我第一次接触到此车,是在台北的山路中,和当地的经销商借了一辆MX-5 RF。这辆车的减震非常软,不像是跑车该有的样子,甚至觉得同行的摄像车IS200t F Sport都比它“硬”。后来向工程师查证过,RF车型的减震比软顶车型更软,因为马自达的工程师认为:RF车型比较没有那么战斗,想要提供更多的舒适性给乘客。
但软归软,该有的乐趣还是一点也没少,这也是为什么我选它为今年最值得回味的车型。每次在进弯前,你会觉得车尾有种扭动感,但是你也会知道离失控还有一段距离,这种刺激是在你可控的范围内。就算你大胆地把所有车身稳定系统全解除了,它也不会从淑女变身为疯女。
总的来说,MX-5车系真正的价值不是在于它的速度有多快(自动挡车型的0-100km/h超过8s,实在不算快),而是它能带给你多少乐趣。只引进自动挡车型对我来说是一种遗憾,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或许自动挡车型同样符合它想传达给世人的印象:轻松、有趣。
对了,我差点忘了一件事情,就是它的内饰令我挺惊艳。这种平价日系跑车通常都不会有太好的内饰,但是MX-5 RF的内饰却很有质感,让我忍不住想起我同事的86......
丰田Noah
“空间设计巧妙,而且大陆地区买不到”,这是我选它的理由,其实带有点“得不到的最美丽”的情怀。这辆车没能引进国内,但其实长城嘉誉就是一款以Noah为模仿对象生产的车型,只不过销售成绩并不是很好。
》》》本车型国内未销售《《《
说到丰田的MPV车型,在国内的消费者大多都会先想到“尊贵”的埃尔法,然后想到偏向商用的海狮,事实上丰田Noah(诺亚)才是日本本土销量最好的MPV车型。车如其名,它就像诺亚方舟一样会装,在有限的车长车宽中,能让前、中、后排稳稳当当地同时坐进成人。
我们试驾的车型是2017年中推出的中期改款车型,变化主要集中在前脸。好看吗?我觉得比嘉誉好看多了,整体造型更高贵。 当然了,内饰无法和埃尔法相比,毕竟这辆车在日本只是平价车款。
虽然我一直觉得Noah的空间表现,和它最大的竞争敌手:本田STEP WGN相比,还是差点意思(无论是储物空间还是乘坐空间皆是如此),但是它还是夺下了同级别的销量冠军。重点是,在国内你找不到这种类型的产品,不是太商用,就是太商务,而Noah是偏向家用的MPV车型,实用性更比七座SUV要高不少。
丰田C-HR
我选它的理由是:“SUV也可以很有型”,开着它上街很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款车在内地快要上市了,不过内地销售的车型在配置和动力上和台规车型有所不同,还请大家注意。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我觉得C-HR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它的外观了。充满棱角的设计,一时之间和你印象中那个保守的丰田有些不同。很多人看到C-HR的外形都会回头多看一眼,当然这种夸张的设计可能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据说在台湾地区,很多人把它当作家中的第二辆车。在日本更是马上获得同级别的销售冠军,可见其魅力有多强大。其实我觉得和本田缤智相比,C-HR的乘坐空间虽然没有输太多,但是给人的压迫感却比较大,这就是消费者要取舍的地方了;想要有个性,就必须得牺牲一些事情,你不妨把它当作像是MINI那种偏重玩乐的车型,或许就会比较不在意它的压迫感大不大。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C-HR的行驶质感,它没有印象中日系车轻飘飘、单薄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厚实,而且减震效果不错,让人有种欧系车的感觉。在动力方面,以往丰田容易出现的“日系窜”油门响应,在此车上已不复见,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力不从心,这是我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不过未来内地车型并不会使用这台1.2T发动机。
总的来说,C-HR可能跟我们印象中的SUV有些不一样,看来丰田最近这几年的产品都打算要突破以忘的自己。虽然储物空间并没有缤智那么强大,但是充满个性的外观,让人有种冲动想降低车身,把它当作一辆钢炮。
以上就是我的车单,不知道是否合各位读者的口味?其实我有一个想法,把MX-5 RF当作假日的玩乐车(要上赛道也行),C-HR上班用,或是给老婆开,Noah就是全家、朋友出游用车,简直是完美的生活。不过有鉴于我现在还是处于单身状态,所以一辆MX-5 RF就够了。
大家好,我是评测组的编辑于航。2017年试过不少新车,数量几乎每周一辆,价格最低和最高的车型几乎相差800百万人民币。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些尊贵的豪华车和梦幻的超跑,而是两款我们老百姓买的起的车:宝骏310W和领克01。
宝骏310W
大部分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车型都经过了几十年的迭代更新。虽然它们每一代车型都在进步,但在制造惊喜这方面,远不如我们中国自主品牌来的给力。2017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车型之一就是宝骏310W。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宝骏310W,一个QQ售价级别的车型(指导价为4.28-6.58万元),有什么值得记住的?卡友们问对点了,就是这么便宜的车型,但它有着物超所值的用车感受,让我印象深刻,每每想起都刻骨铭心……下面说一说它的“三强”。
第一强:变态的空间表现
宝骏310W作为A00级别售价的车型,但却有着与紧凑级SUV相当的纵向空间表现。它的轴距为2750mm,车身长度为4620mm,这两项参数为宝骏310W提供了充足的后排腿部空间和行李厢空间。比对它的价格来看,这空间简直大到变态!
第二强:顺滑的驾驶感受
不夸张的说,作为一个5万级别的车型,宝骏310W比一些10多万的自主品牌车型驾驶感受都要更舒适,底盘质感要更好。
首先,手动挡的切换就非常顺滑,几乎没有卡滞的感觉,还附带一点点吸入感。其次,底盘调校很柔和,不生硬,是一种很成熟的低成本车型调校方式。另外,转向感觉也是很柔和,阻尼均匀细腻,并且转向力度带有明显的随速变重手感,这让高速行驶更加稳定。
总之,宝骏310W的驾驶感受让我很惊喜,俗话说,就是非常好开。话说回来,毕竟宝骏背后是上汽集团,而上汽集团旗下有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大众等国际品牌,作为同门小师弟,310W的动态感受怎能差的了?
第三强:上乘的内饰
5万元级别车型的内饰能好到哪里去?的确,宝骏310W的内饰虽比不上10多万的国内一线自主品牌车型。但论价位来看,在5万内车型中,310W的内饰还是上乘水准。首先,中控台采用独立液晶屏式设计,非常符合当前的审美标准。并且用量做工也很不错。另外,一些内饰板件样式借鉴了上汽一些合资品牌,尤其是打孔皮革座椅,看起来很有高档感。
手动挡、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扭力梁后悬挂,这些平白无奇并且很基础的硬件保证了宝骏310W的低成本、低售价。但上汽并没有压缩它的空间,也没有削弱它的行驶质感。QQ的售价可以买一辆多拉快跑的“大车”。继五菱宏光后,上汽集团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于自主廉价车型的认知。
领克01
在中国消费升级的特殊时期,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有或没有”,而开始在意“怎么样”。所以,有一些原始积累的自主厂商都开始搭建品牌溢价更高的品牌,比如吉利旗下的领克。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原本我对于领克01期待值并不高,但接触了实车后发现我先前的预判有偏差。首先外观和内饰的设计精细度很高,做工用料也都是很考究,车厢内人机工程学也是合乎标准。作为沃尔沃CMA平台上的第一款车,不夸张的说,领克01的综合行驶品质比所有中国品牌的车型都要好,它确实是一辆具备国际水平的中国制造车型。
其实,领克一直在宣扬自己的合资身份,虽然它不是名义上的合资厂商,但这辆车本身确实是“合资车”。再往本质去讲,领克01就是主要由沃尔沃一方团队打造,中国团队参与修改和调校的紧凑级SUV。所以,领克能有这么好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更加实属难得的是,领克01的售价表现出了很高的诚意,全系标配2.0T发动机的领克01售价区间为15.88-22.08万元,比有小排量搭配的合资车型还要低1-2万元。作为产品本身来讲,领克01很有性价比。在另外的品牌这一边,吉利也是格外用心。领克的品牌价值介于吉利和沃尔沃之间,品牌调性定位为年轻时尚,面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消费者。以一个这样的轻松的姿态和形象打入市场,很明智。我在2017年参与了领克01的试驾和上市活动,能够深深感受到整个领克团队的活力和独特之处,简单来说,就是“不LOW”。
这就是领克01,2017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车型。如果说上汽旗下的宝骏310W是稳中求胜的话,那么领克01就是初出茅庐而技惊四座。
以上就是我的“2017印象车型排行榜”。其实,去年我也试驾了不少新款豪华车、跑车,但是,它们一直这么炫,而且因为大品牌的因素,并没有让炫的程度有指数型的增长。所以,新鲜感并没有宝骏310W和领克01于我来说更加强烈。而且,这两款车型都是中国品牌的车型,说明民族工业的进步更让我感到振奋,嗯!我是个打心眼里爱我们大好河山的小编!如果您也是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人,请和我微博交流吧!@于航-亨利大帝
大家好,我是陶懞轩,在这一年多的测试工作中,很快、很贵的车也开过不少,但真正能让人魂牵梦萦、值得回味的,并不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跑。所以我选择了两款看起来和开起来都很酷,但也不算脱离普通人生活的车型。它们分别是福特F-150 猛禽和捷豹F-TYPE 3.0T V6 S敞篷版。
福特F-150 猛禽:
我在2017年开过的车里,比F-150猛禽更猛、更贵的车有很多,例如兰博基尼Aventador S、法拉利812 Superfast、迈凯伦570 S等等。虽然个个都是让人神魂颠倒、比注射肾上腺素还来劲的的极致速度机器。但也无一不是平时只能供在一尘不染的车库里的金枝玉叶——就算有实力买得起,伺候起来,也比驾驭它们更劳神。
F-150 猛禽之所以能在我心中超越这些大神,成为2017年我最喜欢的车,是因为它不但是一辆能陪你玩儿到疯的大玩具,更是一辆能够和你一起生活,和你同甘共苦的忠实伴侣。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无需纠结V6的3.5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如老款V8气势如虹。从动力指标和实际表现两方面,这台发动机比起老款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在猛禽车型上使用了更激进的调校。这款发动机主观感觉扭矩要比老款车型爆发的更加生猛一些。
爱卡实测6.66s的0-100km/h加速成绩,和起步时轻松在地上画出的两道黑杠,也证明了福特F-150 猛禽的动力推动3t多的体重,绝对有富裕。
即使它的通过性很强,但我推荐的玩儿法还是沙地高速穿越。比上一代车型刚性更强的大梁为它的野性打下了一个好基底,加上行程超长且稳定耐用的FOX减震器,在沙地上想象着自己像Baja1000的车手一样在旷野中平趟一切,甚至偶尔小飞一下的感觉,没有人能抗拒吧。
充沛的动力、坚固的车身、野性十足的外观,像山一样的坚强的F-150除了能带来激情,更能用宽敞舒适的驾乘体验,实用的设计,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偶尔撒野,都给人提供难得的强烈安全感。不考虑政策因素对其实用性带来的影响的话,F-150真的是一款非常全面的车型。
捷豹F-TYPE 3.0T V6 S敞篷版:
我们知道在百万级跑车阵营里,保时捷718绝对是该级别中的人气王。漂亮的测试数据和精良的机械性能,再加上保时捷的金字招牌,让保时捷718成为了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想拥有的梦想之车。而在这光芒之外,还有一位路数完全不同,但同样极具魅力的对手,也只有亲自畅快地驾驶过,才能品味到其独特魅力的车型——捷豹F-TYPE 3.0T V6 S敞篷版。而我,也是这幸运的少数人之一。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由于机械增压丰沛的低扭和转向过度的底盘设定。经国内外媒体赛道测试后的成绩,在同级中似乎都不算出彩。这自然不会符合键盘车神的口味。但却形成了F-TYPE热辣似火的独特性格——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流畅的飘移。并用这种姿态,让性感的身段和撩人的声浪,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如果飘移经验不多,初次上手,F-TYPE 3.0T V6 S会用很快的车尾动态先给你来个下马威。提醒你集中精神认真对待你们之间的关系。
但只要你摸清它的脾气,用正确的手法去驾驭,F-TYPE就会在充足的扭矩基础上,用精准的转向、丰富路感以及干脆利落的底盘反应,给你带来极其可控并极富乐趣的飘移体验。我甚至认为漂移状态下的F-TYPE比抓地状态下要更加可控。
其实这两台人工荷尔蒙制造机,不只是2017年度我个人的最爱,一台越野车(或皮卡)、一台跑车也是个人认为特别完美的家庭用车搭配,当然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用车环境和各种政策,还是再加一辆方便代步的普通轿车为好。如果问再选一辆年度最爱的轿车的话,我会选谁?答案就在下一页,苏玉阳的文章里。
其实今年也试驾和测试过不少新车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这两台。也许在看过之后你会问,这分明就是性格迥异的两台车吧……对啊!像凯美瑞就是个安分守己的家用派……另一个Giulia嘛……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派……由你定吧。
广汽丰田凯美瑞双擎 2.5HQ 旗舰版
据我所知,凯美瑞上市以来,虽然已经过了一个季度的销售期,但仍然是一车难求……我的测试文章下方的不少回复都是在问我:“某某城市哪家店能够提到车?”,我也很希望大家能够早点提到新车,因为我认为凯美瑞真的是2017年度最值得推荐的一台新车。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由于经常驾驶家里的上代凯美瑞双擎,所以我想对于全新凯美瑞双擎,我也还算是有一定的发言权。总有人会问我,是新车好还是上代车型好。我一定是毫不犹豫的推荐新车,因为新车在动力平顺性和整体的设计以及做工配置上,都更胜一筹。虽然在一些细节之处,全新凯美瑞做的并没有上代凯美瑞好,但这始终是瑕不掩瑜。
书接上文,我认为全新凯美瑞双擎的动力平顺性表现非常出色。实测全新凯美瑞双擎在发动机介入时,其震动幅度完全不会使你关注到动力系统的运转情况。再或是如果你对驾驶的细节并不敏感,恐怕你只能通过能量监控器来查看现在电动机和发动机的运转情况了。
我想对动力要求很高的小伙伴一定就首先把凯美瑞PASS了吧……所以很多人在用加速成绩来衡量凯美瑞双擎的动力是不是够用时,我觉得的确有些荒唐。我认为平顺+省油+耐用才是凯美瑞双擎动力系统的完整测试标签。经过我的简单测试,至少前两项标签它完成的很不错,是否耐用,以丰田以往的良好口碑,我想也是值得信赖的。
对于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评价就是这么多了。总的来说,我认为凯美瑞双擎在驾驶和乘坐高级感上的升级还是比较明显的,也为它焕新而来后赚足了眼球。如果大家有兴趣还是可以去经销商试乘试驾一下的,我也很希望你能喜欢上它。
说了这么多动力,内饰设计也是不可以遗漏的重点。不可否认的是,内饰整体设计更加时尚,做工和用料也更良心。配置上,我认为比较实用的是座椅加热/通风功能,这在北方特别是北京的冬/夏季还是很有用的。总之,全新凯美瑞双擎是在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内饰氛围。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200HP
这款车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在上市前炒得很是火热,但实际销量上的表现的确欠佳。原因可能是,这款车是作为阿尔法·罗密欧进入中国市场后的首秀,此前并无口碑,所以才导致更多车主难下决心吧。
》》》点此进入车系页面《《《
Giulia红黑配色的内饰是我最喜欢的,整个视觉效果要胜过纯黑内饰很多,红色并不会让你觉得暴躁不堪,因为还有沉稳的黑色来使你平心静气。
但意式风格的设计总会让我们有些难以理解,一些按键和操控按钮的位置有些独特,中控系统的逻辑也需要你花点时间适应一下。不过还好,这都并不是硬伤。
但实际上,当我开过这台车之后,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还是它的操控性,其实我也开过不少,比Giulia操控好到不知哪里去了的车,但它们都好像是过眼云烟。我总觉得那种感觉不真实,或者对我而言并不能成为一种日常。而Giulia不一样,它会让我觉得,这种感觉不只是灵活操控,而是人车合一。
说了这么多溢美之词,Giulia难道没有缺点?当然不是,它三种驾驶风格的切换,对于转向手感的区别并不明显,如果你想让转向手感变得柔和迟缓一些,以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那Giulia可能很难满足你了,因为精良操控可能是它的灵魂所在。
这就是2017年是我印象最深的两台车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过瘾呢?不用说也知道,大家一定没有看够,那就请关注评测组2018年的试驾测试吧,更多新车都在爱卡评测频道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