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为GL选择了承载式车身而不是大梁式底盘,虽然论刚强程度不及雷克萨斯LX570和凯迪拉克凯雷德,但这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是一种取向的选择。承载式车身带来的好处是整部车开起来更直接,底盘到转向都给人更精准的感觉,所以硕大的GL操控起来比较精准,容易掌控和上手,这方面比使用大梁式车架的雷克萨斯LX570来得要更讨好。不过在越野时,GL整体给人的感觉确实没有使用大梁式车架的LX570那么坚不可摧,快速通过减速带或坑洼时,传到整个车身的生硬震动也令人有些心疼。
我们试驾的GL450经典型采用一套275/55R19轮胎,配上细辐条的五星轮圈,看上去让人感觉轮胎比较扁平,以至于起初泊车时也对路肩位置高度有所提防。其后再比照一下,发现轮胎的胎壁高度还是达到SUV应有水平的,一般的马路牙、土路上的坑洼,都对它构成不了威胁。虽然没有一些同级别的大型SUV的轮胎那么厚,但这反映了GL对公路以及高速性能有更多的倾斜,毕竟无论对GL的设计方德国人,还是主要使用方美国人来说,买GL用于长途高速奔走的机会都要比纯越野来得更多。如果您选择尊贵版,那套20寸的轮胎就只能对越野地形更加敬畏了。
尽管如此,GL还是做足了越野功夫:空气悬挂、低速挡、差速锁、陡坡缓降等功能,虽然这些装备都是以按钮的形式,很低调地布置在中控台下方,但它们的组合效果就相当强大。
空气悬挂除了舒适、运动和自动模式外,还可有三级高度可调,调至最高时,GL的最大离地距达307mm,涉水深度超过600mm。变速箱除了日常可用的七前速变速,还提供一个低速挡(Low Range),只要挂在N挡就可以切换,能提供强大的攀爬牵引力。四驱系统有两组机械式差速锁,分别是前后的轴间差速锁和后轴的轮间差速锁,通过中控台上的一个旋钮就可以轻松切换三种程度的差速锁模式,确保只要有一个车轮有抓地力,就可以推动整部车前行。陡坡缓降模式(DSR)在很多同级车上都有,GL450的系统可以在4~18km/h之间由驾驶者以1km/h为单位自行调节,适合极限越野或一般的雪地下坡路使用。
我们在试驾过程中没有找到足以考验GL450越野能力的地方,但以装备配置来看,它的越野表现应该强过奥迪Q7、凯迪拉克凯雷德,但未及雷克萨斯LX570。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