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卡纳圈速对比编辑感受:
ATS驾驶感受——ATS涡轮释放的依然过于突兀,无论是起步还是过弯过程中,后轮容易有突然的扭力爆发。在濒临极限前,轮胎的响胎不明显,由于避震和胎壁都很硬,所以在车内很难感受到车辆的滑动临界点,ATS的车尾在高速弯中经常会突然甩出,这就需要驾驶者紧绷神经迅速救车。
它的方向盘电子力度调节会根据车速来调整转向手感,由于这个金卡纳赛道组合低速弯比较多,所以方向盘会经常在较轻和较重之间调节,影响转向精度。它的重心转移速度比较快,但是动力衔接的不好,所以在低速弯很容易失速,如果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需在它既定的轨迹或操作方式下进行,如果入弯速度快,转向不足的现象会非常严重,而且随着油门的加大,要很久才能从转向不足变换到转向过度,会让驾驶者心虚。
总之,这是一辆很快的车子,但和驾驶者的沟通不足,它只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工作却不能给操作者一个很好的反馈,虽然行走姿态很好,车身也很整,感觉没有多余赘肉,但是过分激进的调校会影响车辆的转向特性造成转向不足,想感受ATS走尾(用车尾拐弯)的感觉,颇有难度。
328Li驾驶感受——宝马328Li搭载ZF的8速变速箱表现非常棒,在小赛道中加减档及时且迅速。不过这一代3系Li和上一代E90 3系有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重心转移过慢,需要很长的缓冲时间让重心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以便迎接下一个弯道。这属于避震器回弹阻尼设定的问题,不过好在它的操控线性极佳,驾驶者可以不断在车身各个姿态中微调,即使重心转移慢,驾驶者仍然可以通过油门来加快它的重心转移速度。
在弯道中,很容易感受到车尾将滑不滑的感觉,能够体会到方向盘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能影响到整个车身姿态,虽然轮胎胎壁较厚,支撑性不好,好在避震也偏软,所以弯中姿态优雅,但又不失速度。不过新3系车身还是过长,在赛道中有些施展不开。最后,非常值得表扬的是,3系和驾驶者的沟通非常充分,会给驾驶者很长的预判时间,在赛道中更好控制,整车平衡性非常棒。
S60L驾驶感受——沃尔沃S60L起步时涡轮介入很延迟,关闭DSTC时,一旦涡轮开始介入后车轮打滑非常厉害,直到轮胎恢复抓地力后才开始认真加速。虽然这是加长款,不过我认为加长后配重更加合理,车辆重心略微后移,推头现象没有普通轴距版来的明显,不过依然是一辆超级偏向转向不足的车子。
在小型赛道中,它的内侧前轮不停的打转,由于没有差速锁,所以前轮扭力丧失很严重,在这种小型赛道中驾驶前驱车体会不到太精准的转向,因为方向盘基本不太听使唤,这就像用键盘玩赛车游戏,基本上只有向左或向右,找不到线性的感觉。不过在高速弯时它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由于车头较沉避震压缩量大,而后避震油短又硬,所以会有抬轮现象发生,车尾会有轻微滑动协助过弯。
虽然它的避震整体偏硬,不过车辆重心转移的不是很快。在整个测试中,沃尔沃S60L竟然获得了赛道最好成绩,这是因为在这种小型赛道中大马力前驱车更占优势,其出弯速度可以很快,而且驾驶者对油门或方向的过失不会过多影响车身姿态,驾驶它需要大刀阔斧,尽快找到将推不推的临界点。
ATS驾驶感受——驾驶ATS的感觉似乎一直在变化,一开始ATS给我感觉是灵动、小巧、硬朗、直接,但随着我在赛道中不断寻找自己和车的极限时,ATS反馈给我的却是转向不足,动力不畅。最后,我不得不做出妥协,按照ATS的方式去寻找它的极限。
328Li驾驶感受——宝马对于底盘调校的功底的确深厚,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断在刷新自己的圈速记录,从一开始的抓地走线跑法,到最后游刃有余的侧滑过弯,它似乎一直在循循善诱的鼓励我,给我一定的容错空间,在将要突破极限时及时的告知我,就像是人与车直接用最为简单直观的肢体语言在交流,完全没有了沟通障碍。
S60L驾驶感受——跑出这个成绩真的在自己意料之外,因为在感官上S60L是最慢的,最缺乏驾控快感的,整个记忆中就是前轮一直在轻微的推头,一直在响胎过弯,一直在座椅上摇摆。但不得不承认这台2.0T发动机的中段输出是源源不绝且丝般顺滑。
从圈速成绩看,似乎我更适合驾控后驱车,但我更愿意将这一殊荣归功于车辆的底盘调校,至少对我而言,这一成绩与我对车的好感是成正比的,我承认ATS可以开得很快,因为更宽的轮胎,因为更硬的悬挂调校,甚至我承认后限滑差速器绝对是很有价值的配备,但也正是因为后者,在我不太恰当的驾控方式下它变得不连贯,以至于差异并未被拉开。
ATS驾驶感受——综合来看,我想ATS是可能是这三辆车中最拉风的。他有最高调的外形,最好看的数据,而且实际驾驶时也是最能够带给你激情的,更可以帮助你在外人面前抢足风头。不过这家伙对你驾驶技术的考验也十分严格,想要快速又华丽地通过我们的赛道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它对细小错误的容忍度较小,稍有不小心要么会影响成绩,要么有可能以冲出赛道而告终。当然,如果你发挥足够稳定,也可以驾驶它迅速而富有激情地做出一个漂亮的圈速。总之,它或许没有像广告中宣传的那么传神,但它的确是一款非常富有驾驶乐趣的入门级豪华轿车。
328Li驾驶感受——从这辆车上下来,你会感叹:宝马在驾驶调校方面的功底真不是盖的。它拥有低调沉稳的外观,宽裕的后排空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在赛道中的出色表现。当你想要以保守稳定的风格制造成绩时,它会以完全相同的表现来耐心配合你。当你想要不断用重心转移并伴随着后轮一边嘶鸣一边滑动的舞姿试图改写成绩时,它同样会乖乖地任由你摆布而丝毫不会与你反抗。没错,这辆看似并不怎么运动的328Li就是这么听话,虽然底盘调校并没有ATS那么硬朗,但只要你水平足够高,一定能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圈速。
S60L驾驶感受——坦白讲,起初我并没有对这位老家来自北欧的“大叔”抱有任何幻想,甚至觉得它与其他两位对手根本不在一个频段内。“经(lao)典(qi)”的内饰设计、柔软的悬架设定以及较高的坐姿似乎放大了人们对它潜力的低估。不过将它带入我们的微型赛道内,情况就完全改变了。这台2.0T五缸发动机的响应比其他任何对手都要积极,无论在车内还是车外都能够听到涡轮频繁而努力工作的声响。
虽然在急弯时经常会出现后轮离地的现象,而且柔软的悬架和较为明显的侧倾会给你造成一些假象,但前置前驱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在这个赛道中发挥作用,你不用含着油门时刻担心尾部会不会发生横向运动,而是可以大胆地在整个弯中尽情地踩下油门,欣赏那五缸机器独特的咆哮,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一个对手都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S60L似乎在视觉和感官上并不能带给你多少运动感,但实际成绩足以说明一切。
由于场地面积限制,对于这种紧凑的迷你赛道,大马力后驱车并不能够完全施展开来,反而是转弯越灵活、提速越快的前置前驱车型更吃香,这也是当时福克斯ST能够PK掉各路强敌拿下上届OMG Race冠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大部分人用S60L做出最快圈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后驱车那种非凡的驾驶乐趣,而那种在临界点边缘“将漂不漂”的感觉是前驱车所无法给予的。结果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享受其中的过程。虽说我在宝马328Li中做出的成绩恰恰是三辆车中最慢的,但我仍然最喜欢它给我带来那种得心应手、能屈能伸的感觉,我想如果给我更多时间练习,或许会很快适应它的节奏做出更加满意的成绩。
ATS驾驶感受——说实话,这次赛道测试是我第一次接触ATS,驾驶着这台完全陌生的车能跑出这个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与另外两台车不同的是,ATS的转向始终给我一种“假”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日常驾驶时会让驾驶员感到非常轻松,但在赛道中的反馈就是不够直接,就像是方向盘与前轮之间多了一层隔阂。加上ATS在关闭TCS的情况下车尾异常活跃,这就使得驾驶员要时刻警惕转向过度的情况发生。
328Li驾驶感受——虽然是长轴版车型,但不得不承认328Li的底盘功力依然了得,并没有因为拉长轴距而降低极限。在赛道驾驶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试图突破极限,而328Li则始终将车辆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在连续的S弯路段,我能明显感到车尾在滑动,我需要做的只是细腻的控制油门踏板和转向。
S60L驾驶感受——在一开始接触S60L时,我就被无比顺畅的驾驶感所吸引,无论是加速、刹车还是转向,虽然S60L在各方面都表现得不那么突出,但综合感受却是最好的。而这种感觉同样延续到了赛道中,S60L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得体,韧性十足的避震为车身带来了足够的支撑感,虽然它依旧无法避免前驱车在赛道中的推头状况,但这对于本就习惯驾驶前驱车的我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经过这次赛道测试,S60L没有辜负我之前对它的好评,再一次让大家刮目相看。但不得不承认,后驱车型的驾驶乐趣是前驱车永远无法比拟的,我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去改变入弯的方法,享受突破极限的乐趣。不过对于日常驾驶前驱车型的我来说,在驾驶后驱车时如何更好的控制车尾则成为了影响圈速的最大因素。
ATS驾驶感受——ATS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它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太稳定了,大尺寸的后轮拥有强大的抓地力,Brembo制动系统的表现也让人信心满满。当我对于转向和油门控制不够细腻时,车尾的突然滑出会影响成绩并带来风险。确实如老毕所说,ATS与驾驶者的沟通不够,但它的动态极限比3系高。就好比一辆经过全面改装,表现均衡的改装车一样,它需要驾驶技巧更高的人才能游走在极限边缘享受乐趣。
328Li驾驶感受——328Li的表现就有明显区别,它虽然经过加长,但整体感受还是偏轻快。弯道中对于油门稍微粗鲁些,后轮就开始用啸叫来进行抗议,同时车尾也变得更加灵活。说实话,我喜欢以这种稍微有些转向过度的方式来完成过弯。每次想让车尾滑动前,轮胎都会首先发出啸叫来提醒驾驶者车辆的状态。看似3系Li的动态极限来得很早,而实际上它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诱导驾驶者享受车尾滑动的乐趣。如果你的入弯速度过快,在对自己控车能力感到自信的前提下还能依靠手刹来快速调整车身姿态。这是另外两位采用电子手刹的对手难以做到的。总的来说328Li对于驾驶者犯错的宽容度更高,车辆动态反应也带来了更高的乐趣。
S60L驾驶感受——如果用后驱车的驾驶方式开S60L,那它在弯道中无疑只会产生一种姿态,那就是严重的转向不足。全油门起步时,扭矩传递至前轴时会因为传动半轴的不等长设计而造成扭矩转向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与轮胎打滑一起影响到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加速成绩。以比后驱车慢一些的速度进弯,在弯心保持油门,之后全油门出弯。如果以上动作能够流畅完成,那S60L的最终成绩并不一定会比328Li和ATS慢。高速弯时,稍稍加大方向盘转角,利用已经开始的转向不足现象帮助车辆减速,此时处于弯道内侧的后轮会离地。抓地力发生变化的S60L会从转向不足向转向过度变化,最终以较为中性的动态特性完成过弯。
为了感受更纯粹的驾驶乐趣,当天我们从青泉赢睿卡丁车馆找来了一辆160CC四冲程卡丁车,在同样的赛道上驾驶一圈,不过最终成绩锁定在了34秒开外,比当天任何一辆汽车都慢。这是由于卡丁车的低扭很弱,需要转速很高才有力道,所以起步时会和汽车有很大差距。同样的,动力羸弱的160CC卡丁车极速也很低,只有40km/h左右,远不如汽车可以在我们仅有的几个直线上加速到80km/h。尽管卡丁车更易于走线而且抓地好侧倾小,可是开了几圈过后,除了迎面吹来的风会给人些许刺激感外,并无别的驾驶乐趣。所以驾驶乐趣这东西就是很难捉摸,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下大家对它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三辆车测试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体验相对来说已经足够充分,现在应该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在我看来,三辆车都称得上英雄,只是它们展现的个性各不相同。凯迪拉克ATS绝对是一辆很快的车,它的表现很像一名装备华丽,动作花哨的街球选手,如果经过专业系统的引导,打败宝马并不难。328Li则是纵横职业联赛多年的明星球员,经验丰富,招式老道。与对手抗衡时,如果技能处于劣势,则可以用经验来化险为夷。S60L则像场边的板凳选手,在自身条件方面没有突出亮点,不过长期观战也积累了不少战术经验,偶尔出手也能带来超出预期的结果。
对于正在这三款车之间进行考虑的准车主来说,排除价格因素之外,您还需要对自己的驾驶风格和想要得到什么进行权衡。ATS的快需要驾驶者有更高的驾驶技术才能得到完全发挥;328Li则不用驾驶者成为驾车高手就能轻松享受乐趣,而且在非职业车手和赛道以外的条件下,它不比ATS慢;S60L适合个性沉稳,偶尔需要获得一些刺激的人。大部分时候它表现得都十分均衡,要狂野的时候也能露一小手。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