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巴松措-米拉山-拉萨
今天是本次“藏梦行”的最后一天,还剩下300多km的路程,我们即将到达圣城拉萨。
和昨天一样,走的还是这条林拉公路,全程限速100km/h,不过我们都放慢了车速,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就慢慢欣赏吧。
由于林拉公路还未全线通车,部分路段还在建设当中,比如图中的米拉山隧道,我们的车辆被迫驶离高等级公路,回到原来的318老路。
从林芝到拉萨这一段,虽然新路可以完全替代老318国道,但是318的通行能力依然不错,柏油路面平整如新,只是双向两车道的设计在车流量较大的时候容易引起堵塞。
米拉山口海拔5013m,是川藏线上的最高点,也是前往拉萨过程中的最后一道自然屏障,也是目前我们到达的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口,虽然风冷飕飕的吹,但每个人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除了我们内心激动以外,我也替柯迪亚克高兴,这可能是柯迪亚克上市以来第一次登顶5000m海拔以上的地区,短短半年间,柯迪亚克销量稳定在6000台/月以上,已经有3-4万台新车到达了用户手中,相信今后也一定会有人驾着柯迪亚克来到这个地方,和我们享受着同样的喜悦。还有一个激动的原因是,除了前天遇到的意外导致爆胎之外,这两台车非常争气,没有出现任何故障。从上海过来一直全程满载,每天早上到晚上不间断的行驶,并遭遇各种艰难的路况,单车总计行驶里程超过5000km,1.8T车型油耗保持在7.5-8L/100km之间,2.0T四驱车型油耗保持在8.5-9L/100km之间。前几天加油的时候,由于西藏这边油品有限,我们给两台车添加过两箱92#汽油(出厂要求添加95#汽油),也未出现任何问题,能有这样的表现足矣。
在米拉山口,我们遇到了几位藏族孩子,他们首先是对我们未悬挂正式号牌的新车特别感兴趣。(毕竟他们天天在这待着,见识也算广了。)当我们打开车门下车的时候,他们就一拥而上,向我们讨要食物。出于同情心和内心的善意,我们把从上海带来的压缩饼干和一些零食分给了他们。拿到了好吃的零食,孩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们内心也得到了满足。
翻过米拉山口之后,沿着318国道下山,没多久就又回到了林拉公路上,这意味着再过2个小时大约150km的车程,我们即将到达西藏首府拉萨。
到达拉萨后先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稍作停留,待会就去布达拉宫打卡签到。
全程无故障顺利完成光荣使命的柯迪亚克,感谢您一路的呵护与陪伴,是时候给你彻底洗一次澡了。(一路上没洗过车)
西藏的高消费水平这几天算是领教了,藏族小伙开价50元一个车,可能是长期受到外来旅游车辆的影响,并且作为旅游城市,拉萨的这个消费水平倒是可以理解的。
车洗的很干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一路上的垃圾都丢在了车内,洗车工光清理垃圾就清理了两遍。
到拉萨的当天是阴天,所以看不到晴天下金碧辉煌的布宫。不过,当我置身布宫广场的时候,俯仰之间,不得不佩服藏族同胞的建筑造诣和布宫的气势宏伟。
我可能是第一个走川藏线把柯迪亚克开到布达拉宫脚下的人。(得意)
总结:这次上海-西藏自驾“藏梦行”之旅总算圆满的结束了,全程共计行车近6000km,历时约12天,团队从最开始的期待、兴奋到最后的疲惫不堪,都想着早点回上海。但这一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收获满满。首先是丰富的经历,人这一生,总要出去转转,要做一些事情,不为任何目的。在中国,西藏绝对算得上是一片神圣的土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过这一片土地之后,你可能会有类似这样的感触:“始终心怀善念,要与人为善。”旅途中也零星有些感悟,也许看到这篇游记的时候,你心里会异常得澎湃,建议有时间的朋友一定要亲自去一趟西藏,不论以何种方式。这次,我们是开着两台柯迪亚克进藏,每天几百公里的奔袭,途中一般只在主要的景点停留。下次,我可能会采取骑行的方式,自行车/摩托车都行,那样我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
领克 10 EM-P用的是法雷奥双模组大灯,照射距离412米,据说是能横贯4个足球场。车长50505mm、轴距3005mm,运动套件有前唇、侧裙、小尾翼,还有全新后保扩散器。配上天云米、鎏光金珠光车色,听球叔说,你们感受不出它的美,来辛苦后期老师,咱上点空镜。
继保时捷推出纯电版Macan车型后,其市场销量可谓是迎来“滑铁卢式”下降,好在品牌也悬崖勒马,再次重视起燃油车了,但卡宴电动车那也是没有落下,目前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而且据说年底就要首次亮相了,这可太让人期待了。
1号理想汽车公布了6月销量,交付新车36,279辆。有那眼疾手快的,都给算出来了,环比下降11%,同比下滑了24%。额,这个成绩吧,我只能说四个字:情有可原。不是理想不行了,是对手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了,老话说了:狼多肉少,僧多粥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