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系统设置在运动+模式时,悬挂系统会增强阻尼,加强对车身的支撑,此时路感会毫无遗漏的传递给驾驶员。转向系统在低速时还算轻盈,比3系要好很多,高速行驶时又会变得沉稳,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驶下高速公路后转入市区,哈尔滨的道路状况不佳,路上坑洼起伏比比皆是。调回普通模式后,悬挂系统会过滤掉大部分路面起伏,挂回D档随着车流缓缓行驶,新Z4的惹眼程度可想而知,况且我还没有敞着顶棚在市区内招摇过市,但依然收获到四周瞩目的目光。
的确,新Z4在传统与创新两者间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采用了史无前例的硬顶敞篷结构后,虽然在车重与Roadster精神上有所妥协,但新Z4毕竟是一款需要广大消费者检验的产品,硬顶敞篷在实用性方面确实强过保守的软顶敞篷。
新Z4的长车头、短前悬以及前置后驱等等都在坚守着宝马的一贯传统,在驾驶性能方面也真的很“宝马”,全新设计的外观造型和众多电子类设备都在极力的争夺细分市场霸主地位。不过,在动力方面虽然新Z4 sDrive35i已经很接近完美,但由于SLK 55 AMG的存在,使我不得不期待Z4 M的出现。有竞争才会进步,这句真理一点儿没错。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