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缺点:
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大厂,它已经尝尽了由此带来的甜头,在各大细分市场都收获不小。CC的国产,则是大众从主流大市场向非主流细分市场渗透的一步。
一汽大众不讳言CC是一款个性化产品,面向全新细分市场。但这个细分市场是什么?厂方并没有明确描述。在我看来,CC首先要拉拢一群看重设计、喜欢追求设计一流的产品并视之为高品质生活象征的用户群体,这类群体有艺术家、时尚圈人士、成功的年轻精英等。这类人会为CC的美艳外形买单,认为光是为了这个形象,它比迈腾贵上几万元是完全值得的。
CC面向的另一个人群,我认为是一群忠实的大众粉丝(或德系车粉丝)。在他们看来,CC是有史以来国产后最原汁原味的一款大众车型(之前的高尔夫6、GTI算比较原汁原味,但还有不少细节改动)。在大家普遍觉得大众已经是“汉化车型专家”或者“加长后座专家”时,他们却带来这么一款几乎完全未经改动的车型,从设计到用料、动力到底盘、性能到配置,一汽大众都很刻意地保留CC的欧洲原版风味。我留意到CC发布后,博得了大众/德系车粉丝几乎一致的好评,大众这回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其实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它意味着大众拿到中国的产品水准的提升。
有个问题是试车过程中我跟同行议论很多的:CC的市场到底能有多大?我想,在上面两类群体中,第一类“爱美族”基数不会大,而且消化掉(就是看上CC的都买了CC)之后再增量也不会大,甚至这群人中的一部分已经被之前进口销售的CC“消化”掉了。相比之下,第二类“铁杆大众/德系车粉丝”的群体基数相对会大些,可培育性也更高,这应该是CC主要拉拢的群体。当然,如今市场上水准出色、原汁原味的产品也不是没有,别克新君威就是横在CC面前的一个劲敌,而且新君威的性价比优势更突出。
CC之前已经有进口销售,一汽大众将CC国产化,所费的周章不会少,如果CC投产后不能够上量,一汽大众将它国产化也许赚不到多少钱。但CC除了赚钱,它还背负着大众提升中国市场业绩、上量冲击世界第一的野心,大众要渗透到尽可能多的细分领域,榨取每一分可能的市场潜力,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从全局上实现世界第一。所以CC虽然是“偏门车”,但对于大众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有着值得记入历史的意义。
回到购买本身,我认为“爱美族”可以选择CC 2.0T的两款低配车型,甚至等待2011年上市的1.8T车型;而“铁杆大众/德系车粉丝”则必须选择2.0T顶配,事实上那一款也是最物有所值的CC。
就凭新款岚图知音的产品力,敢卖这个价,除了东风还有几个车企能做到?刚跟厂家要了它的详细配置单,咱一起看看此次改款都有哪些变化。
咱先冲车企圈的猛料——通用汽车那个玛丽·博拉,你们敢信她去年赚了多少?2981 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快2个亿了! 更离谱的是,比前年还涨了12.2%!咱普通人一辈子赚的钱,人家可能喝杯咖啡的功夫就到手了,这差距谁看了不沉默?
听说吉利银河M9九月中旬差不多就上市。预售的时候,吉利说这台M9是“人民的M9“,看价格确实挺亲民的,19.38万-25.88万,预售24小时订单就超过了4万台。
8月27日,豪华长续航超混SUV沃尔沃全新XC70于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全球首发。这款车是基于SMA混动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预售价29.99万元起。
8月26日,第二代哈弗H9勇士版正式上市,汽油动力优惠换新价21.49万元,柴油动力优惠换新价23.29万元。勇士版在外观等方面增加了黑化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