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SUV频道 原创]
随着2018年的春节到来,不经意间爱卡SUV专业测试在各位的陪伴下又走过了一年。在2017年SUV频道总共对23款当年新款SUV车型进行了测试,其中虽然以合资SUV为主,但是还包含了不少中国品牌中关注度较高的车型。既然新的一年已经开始,那么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在2017年究竟是哪几款车型称霸了我们爱卡SUV专业测试。
2017年测试车型汇总 | |
测试车型 | 相关文章链接 |
2016款凯迪拉克XT5 28T四驱铂金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凯迪拉克XT5 28T顶配 |
2016款进口宝马X4 M40i | 爱卡SUV专业测试 暴力使者BMW X4 M40i |
2017款别克昂科威28T四驱全能运动旗舰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别克昂科威2.0T顶配版 |
2017款哈弗H2s蓝标1.5T双离合豪华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蓝标哈弗H2s 豪华型 |
2016款吉利博越1.8TD自动四驱智尊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吉利博越1.8T顶配版 |
2017款广汽三菱欧蓝德为2.4L四驱精英版车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广汽三菱欧蓝德精英版 |
2017款上汽大众途观L 380TSI至尊旗舰版 4MOTION | 爱卡SUV专业测试 上汽大众途观L顶配版 |
一汽马自达CX-4 2.5L自动四驱及东风雷诺科雷嘉2.0L四驱 | 爱卡SUV专业测试 科雷嘉与CX-4孰优孰劣 |
2017款华晨宝马X1 xDrive25Li豪华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全新华晨宝马X1 25Li |
2017款宝沃BX7四驱5座旗舰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宝沃BX7四驱5座旗舰型 |
2017款林肯MKX 2.7T四驱尊耀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林肯MKX与凯迪拉克XT5 |
2017款大众途锐R-Line攀峰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大众途锐R Line攀峰型 |
2016款奔驰G 500卓越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17款奔驰G500技高一筹 |
2016款捷豹F-PACE 2.0T两驱R-SPORT | 爱卡SUV专业测试 捷豹F-PACE的豹力美学 |
2017款上汽名爵锐腾30T自动四驱旗舰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上汽名爵锐腾旗舰版 |
2016款一汽丰田RAV4荣放2.5L自动四驱尊贵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三菱欧蓝德VS丰田RAV4 |
2017款江铃福特撼路者2.0T自动四驱旗舰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新福特撼路者抢先试 |
2017款沃尔沃XC90 T6至尊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大众途锐VS沃尔沃XC90 |
2016款广汽菲克Jeep自由光2.4L全能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广汽菲克Jeep自由光 |
2017款WEY VV7s旗舰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WEY VV7如何自我救赎 |
2017款东风标致5008 380THP7座豪华GT版 | 爱卡SUV专业测试 东风标致5008来者不善 |
2017款宝沃BX5 25GDI自动四驱尊享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宝沃BX5 1.8T顶配版 |
2017款瑞风S7 1.5T自动旗舰型 | 爱卡SUV专业测试 江淮瑞风S7奋起直追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一、2017年爱卡SUV专业测试“性能”TOP3车型。
车辆的驾驶性能测试,作为我们爱卡SUV专业测试中分值最高的一项,自然成为了今年各个测试车型比拼最为火热的战场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2017年中究竟是哪位竞争者力拔头筹。
第3名、2017款沃尔沃XC90 T6至尊版
沃尔沃XC90 T6车型使用了沃尔沃全系都在使用的Drive-E 2.0T双增压发动机。虽然许多人对于沃尔沃XC90这样的豪华品牌中大型SUV,还在使用四缸2.0T发动机都颇有微词,但是随着奥迪Q7 宝马X5等2.0T车型的推出,也只能默默接受这样的现状。事实上这台四缸2.0T双增压发动机所表现出来的动力输出,并不比大多数六缸发动机差。
沃尔沃XC90 T6所使用的2.0T高功率双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235kW(320Ps)/5700rpm,峰值扭矩400Nm/2200-5400rpm。从参数的角度上看,其并不亚于大多V6发动机。
沃尔沃XC90身上的这台2.0T双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235kW(320Ps)/5700rpm,峰值扭矩400Nm/2200-5400rpm。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台2.0T双增压发动机已经站上了400Nm大关。这对于一个排量只有1969mL的发动机来说,确实已经压榨到很深的程度。
沃尔沃XC90身上使用的这台爱信横置8AT变速箱,事实上也是Drive-E动力总成固定模块中的一个。就机械结构的角度上来看,爱信的横置8AT变速箱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
在百公里加速测试中,沃尔沃XC90有着出色的表现。在该级别车型中,沃尔沃XC90的整备质量较有优势,并且8AT自动变速箱换挡速度非常迅速。所以在加速测试中,沃尔沃XC90表现的更加轻快,并且起步时的车身姿态也控制的更好,最终跑出6.6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在加速测试中,沃尔沃XC90表现的更加轻快,并且起步时的车身姿态也控制的更好,最终跑出6.6s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第2名、2017款奔驰G 500卓越版
在奔驰G级的生命历程中,它并未如大多数同辈一般随波逐流。虽经过了岁月地修饰与沉淀,但那昔日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并显露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与魁梧。奔驰G 500(以下简称G 500)又一次迎来改款,外观以及内饰设计方面它依然固我,而主要变化在于使用了全新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2017年奔驰G 500再一次迎来改款,主要变化在于使用了全新的4.0L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最早应用于奔驰S级。
为了符合欧六排放标准,G 500采用了一台4.0L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代号M176),将原先的5.5L自然吸气发动机(M273)取代。该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10kW(421Ps)/5250rpm,最大扭矩610Nm/2000-4750rpm,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依然为奔驰自家的7AT。
新发动机虽然排量有所减少,但在动力参数方面却更胜一筹,并且燃烧效率也有着近17%地提升。
虽然排量减少,但在动力参数方面,M176却有着全面提升:最大功率增加25kW(34Ps);最大扭矩增加80Nm。此外,M176的最大功率与最大扭矩转速也更为提前。
M176(V型8缸)与M264(直列4缸)、M256(直列6缸)同属奔驰全新的模块化发动机家族,这台发动机由AMG部门操刀调校,它与前辈M178结构相似:两颗由博格华纳生产的涡轮增压器,安置在V型气缸的夹角中,使得进气管路更短,从而缓解涡轮响应的迟滞现象。
与发动机匹配的依然为7速自动变速箱,这套“4.0T+7AT”的动力组合最早应用于奔驰新款S级上。
虽然G 500的整备质量超过了2.7t,但这台4.0T发动机依然让它跑出了百公里加速6.1s的出色成绩。但它在刹车方面的表现就不能尽如人意了,G 500百公里刹车距离仅为41.2m。另外,由于G 500的底盘结构特性,致使它在紧急刹车时,车身的“点头”现象较为严重。
尽管G 500是个体重超过2.7t的大家伙,但凭借强大的“心脏”,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达到6.1s。
第1名、2016款宝马X4 M40i(以下简称X4 M40i)
本次测试的X4 M40i车型,搭载了一台代号为N55B30的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5kW(360Ps)/5800-6000rpm,峰值扭矩465Nm/1350-5250rpm,发动机数据相当出色。此外,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源于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车辆搭载了一台代号为N55B30的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5kW(360Ps)/5800-6000rpm,峰值扭矩则达到了465Nm/1350-5250rpm。
经过我们实测,宝马X4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9s。从数据上看,对于一台中型SUV来说,这样的成绩足够抢眼,甚至已经超过一些跑车了。刹车距离方面,车辆100-0km/h的刹车距离为38.9m,同样堪称出色。
为了提升操控性,X4的轮胎也做了强化,并且前后轮胎尺寸并不相同,前轮尺寸为245/45 R19,后轮尺寸为275/40 R19,供应商则为米其林。这套轮胎完全是运动化调校,拥有出色的抓地力,较低的扁平比有助于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最速Top3 | |
车型 | 百公里加速时间 |
宝马X4 M40i | 4.9s |
奔驰G 500 | 6.1s |
沃尔沃XC90 | 6.6s |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